[实用新型]一种装配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2119.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君;吴丹;崔西峰;沈亚东;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体,包括定位底板和口盖预成型体;所述定位底板具有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用于第一舱段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用于与第二舱段壳体连接,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定位底板用于与第一舱段壳体、第二舱段壳体、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共同围起组成内腔体;所述口盖预成型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连接,所述口盖预成型体的形状与内腔体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口盖预成型体的长度大于第一舱段壳体和第二舱段壳体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装配体的协助下可直接成型整体外防热层,共固化、加工获得一体化开口加强框,避免了位置偏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舱段窗口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体。
背景技术
现在的飞行器为了满足后续装配以及透波等功能要求,在舱段上开设有数量较多且形状各异的窗口,且开口四周的加强框与防热层为一个整体,以提高开口部位的强度,结构如图1所示。因此,需对开口结构和成型工艺方法进行设计;此外,防热层与金属壳体间为隔热层,隔热层采用拼块粘接在金属壳体表面,且隔热层是一种多孔材料,其强度较弱,对口盖部位的束缚力较小,在防热层加压固化成型时,开口部位容易出现错位,导致口盖加强框位置偏移,使得开口加强框四周宽度不均匀,甚至出现加强框全部加工掉的现象,最严重时导致外防热层报废。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能够避免加压过程中的位置偏移问题的舱段窗口装配定位的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体,避免了加压过程中的位置偏移问题,提高了加强框尺寸精度,提高了舱段防热层成型合格率;同时,该方法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性,减小了人为控制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体,包括:定位底板和口盖预成型体;
所述定位底板具有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用于第一舱段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用于与第二舱段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定位底板用于与第一舱段壳体、第二舱段壳体、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共同围起组成内腔体;
所述口盖预成型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连接,所述口盖预成型体的形状与所述内腔体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口盖预成型体在第一舱段壳体和第二舱段壳体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舱段壳体和第二舱段壳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舱段壳体,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舱段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底板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卡槽,第二端部设有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连接第一舱段壳体;所述第二卡槽用于连接第二舱段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舱段壳体,所述第二卡槽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舱段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为直角形状,所述第二卡槽为直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为凹槽形状,所述第二卡槽为凹槽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凹槽或凸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凸台或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相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均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四周设置成斜度为1°~5°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2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风电叶片除冰的风管及送风组件
- 下一篇:一种分式箱体尾气后处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