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O2复叠制冷两次节流制备固-气流态干冰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5451.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0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日晶;位兴华;乔琳;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F25B9/00;F25B39/02;F25B41/385;C01B32/5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o2 制冷 两次 节流 制备 气流 干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CO2复叠制冷两次节流制备固‑气流态干冰的系统,它包括高温级制冷回路、低温级制冷回路、CO2两次节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式制备回路,由少量初始CO2原料气制备固‑气流态干冰,降低成本、且保证生产连续性;所制备固‑气流态干冰产品的流动性较干冰固体更好,提高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均匀性;精确温控的复叠制冷及两次节流系统,提高固‑气流态干冰产品制备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可靠、制冷量大、运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O2复叠制冷两次节流制备固-气流态干冰的系统。
背景技术
干冰是CO2的固态形式,其常压下温度为-78.5℃,汽化潜热为573kJ/kg,1kg干冰变为25℃时的CO2气体能吸收653kJ的热量;相比之下,1kg的液氮(-196℃)变为25℃的氮气吸收的热量为411kJ,仅为干冰的60%。可见干冰释冷量大,再加上其常压下迅速升华,且安全无毒,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冷冻行业。
目前干冰行业的制备主要以高压CO2液体为原料;CO2液体从储罐中排出,经节流阀节流后形成固-气两相状态,气相直接排入环境,而固相在冰模中收集;当冰模充满时,液压装置将疏松的CO2雪花状固体压实、形成干冰,并通过模具形成所需的形状排出。干冰用于冷冻用途是,一般是将干冰固体铺洒在被冷却对象表面,从而利用干冰的汽化过程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
干冰的制备和利用过程简单、可靠,但仍存在四个方面的缺点:一是原料为CO2液体,需要在上游进行CO2气体液化环节,增加了成本;二是干冰制备过程需频繁更换液体CO2储罐,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及应用;三是干冰用于冷冻时,主要以静态升华为主,不具备流动性,不利于冷量的控制和均匀化分布;四是原料无法回收利用,浪费较多且对环境不利。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固-气流态干冰制备系统,能克服上述缺点,实现干冰的低成本、持续生产,且具备流动性、原料可回收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O2复叠制冷两次节流持续制备固-气流态干冰的系统,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提高干冰生产经济性、生产持续性、产品流动性和环境友好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CO2复叠制冷两次节流制备固-气流态干冰的系统,由高温级制冷回路和低温级制冷回路构成,其中低温级制冷回路中包括两次节流结构;
所述的高温级制冷回路包括冷凝蒸发器,冷凝蒸发器高温级出口依次与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罐、干燥过滤器、膨胀阀连接,膨胀阀出口与冷凝蒸发器高温级入口连接,组成高温级制冷回路;
所述的低温级制冷回路包括冷凝蒸发器,冷凝蒸发器低温级出口依次与干燥过滤器、一次节流阀、气液分离器、二次节流阀、蒸发器、气固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连接,油分离器出口与冷凝蒸发器低温级入口连接,组成低温级制冷回路;
所述的高温级制冷回路和低温级制冷回路通过冷凝蒸发器相耦合,冷凝蒸发器采用套管式或板式;
所述的两次节流结构包括:一次节流阀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连接,气液分离器气管与压缩机吸气管连接,气液分离器液管与二次节流阀连接;
所述的高温级制冷回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凝蒸发器中部;温度传感器动态控制膨胀阀开度及压缩机转速,从而将冷凝蒸发器高温级冷凝温度控制在-20~-10℃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5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档案整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