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8329.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7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谢波;李圣彬;黄锦波;管培育;马宁;郭书军;凌炜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杨杰;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电极,包括连接座和装于连接座两端的电极坯料,连接座包括定位托盘和两个垫块,定位托盘包括盘底板,盘底板顶部在两条长边处设置第一侧挡板,盘底板顶部在两条短边处设置第二侧挡板,盘底板在中部设置拉钉连接孔和多个定位孔。盘底板在每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两道横向通槽,垫块两端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的间距与横向通槽的间距相等。每一垫块的两端以穿过横向通槽和连接螺孔的外螺栓与盘底板栓接,每一电极坯料可分离地装于一个垫块上。两个电极在坯料阶段就与连接座组装为一体,后续在坯料加工、CMM检测和放电加工环节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流转,可大幅减少定位和校准方面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电极。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亦称放电加工)在模具制造领域目前已相当常见,考虑到成本,通常是依照所需加工的复杂形状拆分出多个形状较为简单的电极并组装到具备一套精密定位夹具系统的火花机头上进行放电加工的,这就涉及到一套复杂的定位和校准流程。另外,这类电极对于尺寸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电极在坯料加工以及CMM检测环节也要借助特定夹具单独安装至加工或检测设备上并独立分中,因此电极在加工、检测和安装环节都会在定位和校准工作上耗费大量工时,严重影响放电加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在坯料阶段就依照使用状态完成组装的组合式电极,可大幅减少相关的定位和校准工作,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电极,包括连接座和装于连接座两端的电极坯料,其特殊之处在于,连接座包括定位托盘和两个条块状的垫块,定位托盘包括矩形的盘底板,盘底板顶部在两条长边处设置第一侧挡板,盘底板顶部在两条短边处设置第二侧挡板,盘底板在中部设置拉钉连接孔和多个定位孔。盘底板在每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两道横向通槽,垫块两端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的间距与横向通槽的间距相等。每一垫块的两端以穿过横向通槽和连接螺孔的外螺栓与盘底板栓接,每一电极坯料可分离地装于一个垫块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连接座的两端均可安装电极坯料,并且两块电极坯料的间距及其相对于定位托盘在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因此借助垫块可实现电极在盘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另外,两块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可围挡保护定位托盘内部的垫块和电极坯料。组合式电极中的两个电极在坯料阶段就与连接座组装为一体,后续在坯料加工、CMM检测和放电加工环节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流转,无需对每一电极单独分中,可大幅减少定位和校准方面的工作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垫块上在两个连接螺孔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纵向通槽,每一电极坯料底部设置安装螺孔,每一电极坯料以穿过纵向通槽和安装螺孔的内螺栓与一个垫块栓接。
由上可见,上述电极坯料在垫块的长度方向上与垫块的连接位置可调,从而能够实现电极在盘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也使组合式电极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形状工件的放电加工。
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通槽为阶梯通槽,横向通槽包括与外螺栓螺帽部配合的第一下槽段及与外螺栓螺杆部配合的第一上槽段,第一下槽段的深度大于外螺栓螺帽部的厚度。
由上可见,上述外螺栓可嵌入阶梯状的横向通槽中,能够实现垫块与盘底板的沉头式栓接,防止组合式电极底部结构与ITS气动卡盘之间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方案是,纵向通槽为阶梯通槽,纵向通槽包括与内螺栓螺帽部配合的第二下槽段及与内螺栓螺杆部配合的第二上槽段,第二下槽段的深度大于内螺栓螺帽部的厚度。
由上可见,上述内螺栓可嵌入阶梯状的纵向通槽中,能够实现电极坯料与垫块的沉头式栓接,保证垫块与盘底板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垫块的厚度大于第一侧挡板的高度,第一侧挡板的外侧设有精密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8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