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8440.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顾振华;赵吉;朱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24 | 分类号: | C25C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电化学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包括槽盖组件、废气收集组件和设置有开口且用于钴钨合金反应的电解箱,槽盖组件滑动设置在电解箱上且其能将开口完全覆盖,废气收集组件包括废气箱、与废气箱连通的总排气管、多根与总排气管连通的气管,电解箱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多根气管的自由端分别与多个排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对钴钨合金废料操作便捷,同时还能对气体进行收集,避免产生的气体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进年来,愈来愈多采用电化学进行溶解或回收金属,这种方式可避免加入过多化学试剂,在常温常压下,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大大提高金属回收效率。但现有的电化学装置对钴钨合金废料进行电化学反应时,会耗费大量的电能,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直接排出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气体存在与正在进行电化学反应的钴钨合金接触的危险,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对于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能对气体进行收集,做到排气改进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对钴钨合金废料操作便捷,同时还能对气体进行收集,避免产生的气体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包括槽盖组件、废气收集组件和设置有开口且用于钴钨合金反应的电解箱,槽盖组件滑动设置在电解箱上且其能将开口完全覆盖,废气收集组件包括废气箱、与废气箱连通的总排气管、多根与总排气管连通的气管,电解箱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多根气管的自由端分别与多个排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钴钨合金电化学回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开始对钴钨合金废料处理时,先从开口处将钴钨合金废料放入电解箱内,此时将滑动槽盖组件滑到开口上方将其密封。钴钨合金废料在电解箱内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多个排气口进入到多根气管,通过多根气管进入到总排气管,最后进入到废气箱。产生的气体被收集到废气箱,避免污染环境,同时还规避掉与正在进行电化学反应的钴钨合金接触的危险。在向电解箱放或取取钴钨合金废料时将槽盖组件打开,在电解箱内部对钴钨合金废料进行电解,人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上手,方便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用于向电解箱供电的供电箱,供电箱上设置有人机界面、操作按钮、仪表区、直流输出端和与直流输出端连接的导电铜排,导电铜排与电解箱连接。采用PLC设计,在人机界面选配设置温度、液位等联动,操作按钮选择不同大小的电力供给到电解箱,通过仪表区观察参数,提高安全性及工作效率。供电箱通过直流输出端将电输送至导电铜排,由导电铜排将电输送至电解箱连接,向电解箱供电用于电化学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电解箱内部设置有电极组,电极组包括阳极篮、设置在阳极篮上的阴极网格,阳极篮与阳极导电柱连接,阳极导电柱通过第一导电连接件与导电铜排的阳极连接,阴极网格与阴极导电柱连接,阴极导电柱通过第二导电连接件与导电铜排的阴极连接。阳极篮为钛网加工。外层涂覆贵金属氧化物涂层,阴极网格可选钛网、不锈钢网或镍网。导电铜排的阳极通过第一导电连接件与阳极导电柱连接,由阳极导电柱将电输送至阳极篮。导电铜排的阴极通过第二导电连接件与阴极导电柱连接,由阴极导电柱将电输送至极阴极网格。向电解箱内部注入硫酸-硝酸混合溶液,再将钴钨合金废料放到阳极篮中,电解箱内硫酸-硝酸混合溶液的高度至少可以将钴钨合金废料浸没,根据钴钨合金废料含有不同浓度的钴、钨,在阴极网格选择性析出钴或钨金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电极组有多组。多组电极组可以同时对钴钨合金废料进行电化学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8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