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FPGA传输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8521.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0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月江;吴良金;李秋莉;杨红艳;赵思远;窦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fpga 传输 高精度 时序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FPGA传输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包括发射电源;所述发射电源由时序控制组合连接控制,发射电源多路输出于触发线圈,多路触发线圈同轴构成电磁弹射线圈组,在电磁弹射线圈组输出端有若干个成排安装的传感器,若干个传感器构成反馈模块通信连接于时序控制组合;传感器为光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电磁弹射高精度闭环反馈时序控制,极大提高了线圈触发的可靠性,提高电磁转化率;采用了多路传感器融合技术,极大提高了分级触发的控制精度;应用了激光传感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极大缩短了系统延时;采用高速FPGA运输技术,缩短反馈到触发的时间,极大提高电磁能和有效动能的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FPGA传输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磁发射发控及测量系统主要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强磁场推动电枢运动,从而推动被弹射物运动的原理,利用FPGA高精度时序逻辑,实现对电磁线圈的时序控制。电磁发射能量转化效率高则弹体速度快,就要求电枢触发位置精度高,根据电磁原理如电枢运动位置提前触发会产生电枢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降低弹体速度;如电枢延后触发,则电磁线圈产生的推力则不能完全作用在电枢上,降低有用能量转化率减小弹体加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FPGA传输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该应用于FPGA传输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具备多级线圈发射时序控制、快速触发响应、根据被弹射物移动位置进行分级触发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FPGA传输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包括发射电源;所述发射电源由时序控制组合连接控制,发射电源多路输出于触发线圈,多路触发线圈同轴构成电磁弹射线圈组,在电磁弹射线圈组输出端有若干个成排安装的传感器,若干个传感器构成反馈模块通信连接于时序控制组合;传感器为光学传感器。
所述若干个传感器成排均布。
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时序控制组合的线路上接有放大器。
所述传感器和放大器通过光纤连接。
所述放大器和时序控制组合之间通过反馈信号缆连接。
所述发射电源通过触发放电电缆连接至触发线圈,触发放电电缆的数量和传感器的数量一致。
所述传感器为激光传感器。
所述时序控制组合对发射电源多路输出独立控制。
所述时序控制组合由接口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发射电源和传感器均接至接口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接口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主要应用于电磁弹射高精度闭环反馈时序控制,极大提高了线圈触发的可靠性,提高电磁转化率;采用了多路传感器融合技术,极大提高了分级触发的控制精度;应用了激光传感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极大缩短了系统延时;采用高速FPGA运输技术,缩短反馈到触发的时间,极大提高电磁能和有效动能的转化率;控制模块、接口模块、反馈模块之间采用数字传输,解决了传输干扰问题,提高了模块工作的可靠性;采用了激光传感器检测,具有隔离性好,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中:1-弹体,2-传感器,3-光纤,4-放大器,5-反馈信号缆,6-触发放电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8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瞬变电磁测量设备
- 下一篇:真空手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