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灰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0513.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齐荣贵;王亚辉;杜永涛;赵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056004 河北省邯郸市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灰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灰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立轴、下部立轴、容斗和车轮,上部立轴插接至下部立轴,下部立轴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下部立轴互相垂直,连接轴中部设有轮架,车轮固定安装至轮架,下部立轴设有立轴进料口,立轴进料口在连接轴上方,容斗设有容斗出料口,上部立轴设有控制组件,容斗底部固定安装至连接轴,容斗设有容斗出料口的一侧固定安装至下部立轴,且容斗出料口与立轴进料口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该装置使用独轮式行走方式、机械开关控制白灰下落等方式,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成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灰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测量放线过程中,需要在地面上撒上白灰线以作为边界标志,目前在撒放白灰时,常用做法为使用手提灰桶,人工撒放的方式,其工作效率较低,其撒放时容易造成白线粗细不均,成线质量不高,也容易出现放线不直的情况,影响后期施工,因此提出了一种白灰放线装置,以解决传统人工撒放白灰时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白灰放线装置,使用独轮式行走方式、机械开关控制白灰下落等方式,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成线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白灰放线装置,包括上部立轴、下部立轴、容斗和车轮,上部立轴插接至下部立轴,下部立轴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下部立轴互相垂直,连接轴中部设有轮架,车轮固定安装至轮架,下部立轴设有立轴进料口,立轴进料口在连接轴上方,容斗设有容斗出料口,
上部立轴设有控制组件,容斗底部固定安装至连接轴,容斗设有容斗出料口的一侧固定安装至下部立轴,且容斗出料口与立轴进料口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上部立轴呈T字形结构,上部立轴包括把手和立轴本体,立轴本体固定连接至把手的中部,把手两端设有塑料套。
进一步的,立轴本体设有弹簧球形销,下部立轴设有若干通孔,弹簧球形销卡接至下部立轴的通孔,实现上部立轴和下部立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下部立轴中下部设有一号支承杆,连接轴端部设有二号支承杆。
进一步的,控制组件包括挡板开关、漏斗挡板和刹车线,挡板开关固定安装至上部立轴,漏斗挡板铰接至下部立轴底部,挡板开关通过刹车线连接至漏斗挡板,用于控制漏斗挡板的开闭。
进一步的,容斗呈盒体结构,容斗底部一侧设有一号支撑脚,容斗底部另一侧设有二号支撑脚,一号支撑脚固定安装至二号支承杆,二号支撑脚固定连接至轮架,容斗的底面为倾斜面,容斗一侧底部至容斗设有容斗出料口的一侧底部由高到低形成倾斜底面。
进一步的,底面靠近容器出料口的一端凹陷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下部立轴两端分别铰接一个立轴支承杆,两个立轴支承杆底部与下部立轴底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上部立轴,下部立轴、连接轴、轮架、一号支承杆和二号支承杆均为空心圆管结构,材质为钢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灰放线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球形销卡接至下部立轴的通孔,可以调节上部立轴相对下部立轴的长度,适应不同的工作人员的身高,让施工更加便利。
(2)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组件来进行放线,挡板开关设置在上部立轴,便于操作,还可以有效的控制白灰的出灰量。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号支承杆和二号支承杆,让容斗的安装更加稳定,避免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0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保护用淤泥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