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焦拨轮装置及具有其的眼底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0577.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呼伦夫;赵成成;刘鹏;张冬冬;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至真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焦 装置 具有 眼底 相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调焦拨轮装置,包括支架、主动轮及传送带;支架内部中空,上下两端开口,适用于套设固定至眼底相机,且支架侧面开设有拨轮通孔,拨轮通孔与眼底相机的对焦拨轮相匹配;主动轮与支架固定连接;传送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且传送带适用于套设到眼底相机的对焦拨轮上,能够通过主动轮转动带动对焦拨轮转动。本申请的调焦拨轮装置通过转动主动轮带动传送带传动眼底相机上的调焦拨轮转动,由于本装置为纯机械结构,相较于其他带有电路元器件的数码调节方式,故障率极低,即使因意外造成零部件损坏的情况,也便于实施人更换,并且该装置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批量生产加工,便于广泛应用于眼底相机的各种诊断场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相机调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焦拨轮装置及具有其的眼底相机。
背景技术
手持式眼底相机属于医学成像领域,多用于医疗人员检测病人的眼底疾病或者辅助判断其他器官的病况,由于眼底相机的血管是人体唯一可以通过体表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医疗人员可以通过眼底相机相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尽早检查更利于临床治疗,因此眼底相机普遍用于临床筛查筛查眼底疾病。
为了对眼底相机进行保护,一般需要在手持式眼底相机外安装保护罩,但是加装保护罩对于操作手持式眼底相机造成很大限制,尤其影响眼底相机的调焦功能,需要对现有的眼底相机调焦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调焦拨轮装置,包括支架、主动轮及传送带;所述支架内部中空,上下两端开口,适用于套设固定至眼底相机,且所述支架侧面开设有拨轮通孔,所述拨轮通孔与所述眼底相机的对焦拨轮相匹配;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且所述传送带适用于套设到所述眼底相机的对焦拨轮上,能够通过所述主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对焦拨轮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动轮包括转轴、指拨轮与传动轮;所述指拨轮与所述传动轮均套设在所述转轴外侧,且所述指拨轮和所述传动轮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轮和所述传送带相匹配,所述指拨轮的轮径大于所述传动轮的轮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拨轮和所述传动轮的轮面设置有多个凸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两侧均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传动方向和所述传动轮的传动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从动轮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支架及所述主动轮外侧,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和所述主动轮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传送带的内侧能够接触所述眼底相机的对焦拨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动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挡边,所述传动轮未设置所述指拨轮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挡边,所述挡边及所述指拨轮相配合能够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拨轮的轮面为弧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两侧对称设置有轴托,所述轴托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轴托和所述从动轮相匹配,且所述支架后侧安装有所述轴托,与所述主动轮相匹配;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与右支架;且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棱的设置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互相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眼底相机,所述眼底相机下部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对焦拨轮,且所述手持部外侧安装有包括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的调焦拨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调焦拨轮装置通过转动主动轮带动传送带传动眼底相机上的调焦拨轮转动,由于本装置为纯机械结构,相较于其他带有电路元器件的数码调节方式,故障率极低,即使因意外造成零部件损坏的情况,也便于实施人更换,并且该装置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批量生产加工,便于广泛应用于眼底相机的各种诊断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至真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至真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0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