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外溅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及中心静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2085.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4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骄;郭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0;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王茜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防止 血液 中心 静脉 刺针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外溅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及中心静脉导管,包括针管和针座,针座包括第一连通端、第二连通端以及第三连通端,第一连通端、第二连通端以及第三连通端通过设置于针座内的流道相连通,针管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通端,并与流道相连通,针管的另一端构造有针尖;第一连通端设置有隔离保护部,隔离保护部包括柔性保护套,柔性保护套压缩和/或折叠于第一连通端,用于在置管的过程中沿针管的长度方向展开并罩住至少一部分导丝;本穿刺针,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在置管的过程中起到隔离导丝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黏糊有血液的导丝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外溅并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外溅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及中心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插管术(或称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广泛应用,目前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包括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主要适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血流动力学监测、临时及永久起搏、静脉高营养、电生理检查等。
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术时通常需要用到一套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中心静脉导管通常包括穿刺针、导丝以及导管,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步骤通常为:
①穿刺针穿刺目标血管;
②通过穿刺针送入导丝,即将穿刺针作为隧道,使得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所述目标血管中;
③撤出穿刺针,即从导丝的外侧抽出穿刺针;
④以导丝作引导,将导管套设于导丝,并通过导丝将导管的一端插入目标血管,使得导管安置到预定位置处;
⑤最后再从导管的内部抽出导丝,从而完成置管工作。
在整个置管过程中,因为导丝会先插入目标血管,后从目标血管中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导丝的外表面会黏糊较多血液(即导丝会从目标血管中带出血液),现有技术中,在退出穿刺针及抽出导丝的过程中,黏糊有血液的导丝会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污染附近的手术器械,如手术盖布、床单等,而且会造成血液外溅并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穿刺针,可以在置管的过程中起到隔离导丝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黏糊有血液的导丝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外溅并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在置管过程中,黏糊有血液的导丝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外溅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包括针管和针座,所述针座包括第一连通端、第二连通端以及第三连通端,所述第一连通端、第二连通端以及第三连通端通过设置于针座内的流道相连通,所述针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通端,并与所述流道相连通,所述针管的另一端构造有针尖;所述第一连通端设置有隔离保护部,所述隔离保护部包括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保护套压缩和/或折叠于所述第一连通端,用于在置管的过程中沿针管的长度方向展开并罩住至少一部分导丝。在本方案中,所述针座为三通结构,以便满足置管过程的操作需求,由于第一连通端与针管相连通,而所述第二连通端和第三连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端相连通,使得在置管过程中,第二连通端与第三连通端可以相互配合,第二连通端可以连通注射器,导丝可以从第三连通端并经由第一连通端及针管置入血管中;在将导丝的一端顺利置入血管内后,并在需要退出穿刺针时,医护人员可以手动展开所述柔性保护套,使得柔性保护套可以罩住设置暴露在体外部分的导丝,从而隔离该部分导丝上由于退针过程而沾染在外侧的血液;在套入导管时,由于导丝处于柔性保护套内,从而使得整个套管过程可以在柔性保护套内进行,而在最后抽出导丝过程中,均可以在柔性保护套内完成,以便在柔性保护套的隔离保护下将导丝收纳到对应的导丝保护管中,在整个过程中,黏糊有血液的导丝全部被罩在柔性保护套中,起到隔离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黏糊有血液的导丝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外溅并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2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陶瓷滤波器封装结构
- 下一篇:照射角度可调的太阳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