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全封闭式高强度包耳的钢板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2616.1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0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无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80 | 代理人: | 李伟新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封闭式 强度 钢板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全封闭式高强度包耳的钢板弹簧。具有全封闭式高强度包耳的钢板弹簧,由多片钢板弹簧片叠合而成,所述的延伸段包耳的一端连接封闭段包耳,另一端往中心螺栓方向折弯延伸并与第一钢板弹簧片贴合,U型螺栓由上至下卡住延伸段包耳、第一钢板弹簧片和第二钢板弹簧片后套上压板用螺母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安全隐患,有效的保护弹簧夹免遭破坏;提高了钢板弹簧性能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同时有效防止弹簧片横向错动,使钢板弹簧的导向作用更加稳定,而且替换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全封闭式高强度包耳的钢板弹簧。
背景技术
钢板弹簧是传统汽车上广泛应用的悬架弹性元件,由多片不等长和不等曲率的钢板叠合而成。它既是悬架的弹性元件,又是悬架的导向装置。当它在汽车纵向安置,并且一端与车架做固定铰链连接时,即可担负起传递所有各向的力和力矩,又决定车轮运动的轨迹,起导向作用。钢板弹簧第一片卷耳为大多数钢板弹簧所采用,由于第一片是力的传递中心与第一片根部受力处有一个作用力臂,根部附近受到剪切力和弯曲应力的双重作用,第一片容易折断。钢板弹簧大部分冲击都是由前部分板簧来承受,为了加强前端卷耳强度和第一片断裂后起保护作用,第二片前端采用包耳结构。
传统的包耳是3/4包耳结构,但如果在汽车重载的情况下或者紧急制动情况下第一片前端折断,卷耳受重力很容易拉伸包耳从包耳内滑出,导致钢板弹簧失去减震和导向作用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而且当汽车快速行驶在不平整路面或者有坡度路面时车身会大幅弹跳甚至导致车轮离地,这时钢板弹簧第一片受向上的力分开,弹簧夹的作用具有防止钢板弹簧反向受力时弹簧片分开,同时具有防止弹簧片横向错动的作用。传统的弹簧夹两侧由螺栓和铁套管连接。当车身弹跳甚至车轮离地时,钢板弹簧第一片受反向力分开撞击铁套管和螺栓,容易造成弹簧夹损坏,而且撞击时也会发出异响。
传统的弹簧夹是通过铆钉和弹簧片连接,加工工艺为弹簧片钻一个通孔,通孔正面加工3mm的45°倒角,弹簧夹底部中间钻一个直径一样的通孔,铆钉由下往上穿过弹簧夹和弹簧片,通过冲床模具冲压铆钉变形把弹簧夹固定在弹簧片上。但由于铆钉需要能够塑性变形,所以铆钉的材料是普碳钢,其强度和硬度较低,在钢板弹簧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铆钉松动或者断裂导致弹簧夹掉落,以至于弹簧片横向错动而影响导向作用,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安全隐患,有效的保护弹簧夹免遭破坏;提高了钢板弹簧性能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同时有效防止弹簧片横向错动,使钢板弹簧的导向作用更加稳定,而且替换方便的具有全封闭式高强度包耳的钢板弹簧,其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全封闭式高强度包耳的钢板弹簧,由多片钢板弹簧片叠合而成,多片钢板弹簧片之间通过中心螺栓固定,第一钢板弹簧片的两端处形成卷耳,其特征在于,第二钢板弹簧片的前端处设置有全封闭式包耳结构,所述的全封闭式包耳结构包括封闭段包耳和延伸段包耳,所述的封闭段包耳在第二钢板弹簧片的前端弯曲沿卷耳外部包覆封闭整个卷耳,所述的延伸段包耳的一端连接封闭段包耳,另一端往中心螺栓方向折弯延伸并与第一钢板弹簧片贴合,U型螺栓由上至下卡住延伸段包耳、第一钢板弹簧片和第二钢板弹簧片后套上压板用螺母固定。
全封闭式包耳结构的作用是整体包覆卷耳,其效果是不仅有效的加强前端卷耳强度,并且在第一片前端折断的情况下卷耳被包耳牢牢固定,钢板弹簧仍然具有减震和导向作用。
延伸段包耳的作用是固定全封闭式包耳结构,并且与U型螺栓配合使得第一钢板弹簧片和第二钢板弹簧片固定。其效果是在保证卷耳被包覆固定的同时,也进一步的防止第一钢板弹簧片和第二钢板弹簧片之间由于汽车运动而产生横向移动错位,影响结构稳定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2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驻车系统的上台板
- 下一篇:碗筐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