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肠后防泄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2918.9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F5/44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肠 后防 泄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具领域,公开了一种灌肠后防泄漏装置,包括防漏塞,防漏塞连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黏贴片。其能够有效将灌肠液封堵在肠道内部,防止灌肠液和分泌物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灌肠后防泄漏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每年新增永久性或暂时性造瘘的患者多达10万人,因饮食结构、排便方式等改变,很多直肠造瘘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现象,灌肠能够快速直接的解决便秘问题。但是,由于目前临床应用的普通灌肠技术因人工肛门缺乏收缩功能,易导致灌肠液保留不全,灌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因为灌肠后病人短时间内肠道的蠕动功能和收缩功能均未达到最佳状态,可能造成分泌物泄漏,造成衣物和床单的污染。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肠后防泄漏装置,其能够有效将灌肠液封堵在肠道内部,防止灌肠液和分泌物泄漏。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灌肠后防泄漏装置,包括防漏塞,防漏塞连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黏贴片。
进一步地,所述黏贴片包括与防漏塞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边缘连接的多片分叉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塞尾端套装有固定圈,固定圈对称连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固定圈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所在的直线与固定圈所在的平面成钝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表面与固定杆所在直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塞外铺设有棉质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塞尾端连有拉出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防漏塞,从患者肛门插入,封堵患者肠道,并将灌肠液封堵在肠道内部,防止灌肠液和分泌物泄漏;
(2)通过设置两片黏贴片,使两片黏贴片左右对称地黏贴在臀部表面,并使两片黏贴片左右对称设置在防漏塞两侧,对称连接于防漏塞的两侧,从而将防漏塞拉紧,并将防漏塞的插入端固定在肛门内部,并且,通过设置为黏贴的方式,方便使用和取下,且不伤及患者皮肤;
(3)通过设置固定部,一方面用于与防漏塞连接,增大与防漏塞连接的面积,提升连接性能,并且能够与患者臀部表面有效粘接,另一方面,能够为分叉部提供结构和受力基础;
(4)通过设置分叉部,一方面扩大与患者臀部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能够应对患者臀部的收缩和扩张,分叉部跟随收缩的臀部皮肤一同收缩,收缩时不会产生大量褶皱,不会由于皮肤收缩导致贴面褶皱隆起、脱离臀部表面,并且也不会在收缩时拉拽患者臀部皮肤,产生不必要的疼痛;
(5)通过设置固定圈和固定杆,在软质的黏贴片与硬质的防漏塞之间搭设硬连接关系,防止软连接可能产生的撕扯和变形导致防漏塞排出的情况;
(6)通过设置固定杆与黏贴片的固定部连接,使拉力施加于固定部的中部,有效防止由于拖拽黏贴片的边缘导致黏贴片撕开,从而反向固定住固定杆的一端,从而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圈的硬连接,以及固定圈与防漏塞的硬连接,实现防漏塞的固定;
(7)通过设置棉质层,一方面,使防漏塞塞入时有一定的柔软度,防止防漏塞挤伤肛门,另一方面,防漏塞塞入后,棉质层与灌肠液和分泌物中的水体接触,棉质层发生膨胀,从而进一步提升防漏塞的塞紧性能,并且使防漏塞位于肛门内部的部分膨胀,有效防止其从肛门内脱落;
(8)通过设置拉出绳,方便医护人员将防漏塞取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2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手持杀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