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类背光模组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3091.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钰;吴新艺;王伟;谢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背光 模组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类背光模组的注塑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及滑移于下模靠近上模端面的若干行位,所述上模开设有进胶的流道,所述下模设置有型腔,所述行位上端开设有互相连通的浇口及潜水口,当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流道与浇口连通,注塑液通过所述潜水口进入型腔内,所述浇口下端将行位下端贯穿,所述下模贯穿有顶孔,所述顶孔内竖向滑动有顶针,所述顶针穿过顶孔插入浇口内。本发明利用顶针将浇口内的余料顶出,此时不再需要人工将余料从浇口内取出,从而使余料的清除过程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类背光模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车载类背光模组通常为亚克力材质,在生产内时通常由模具注塑进行注塑成型。
在注塑过程中通常是四面行位对产品进行成型,同时为了使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通常使用底面潜进胶的方式对注塑产品进行进胶,在成型之后再将浇口余料进行去除,但是现有的浇口余料在从行位上的浇口进行去除时,通常直接使用水口针进行勾出,此时导致浇口余料的取出较为麻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类背光模组的注塑模具,使余料从浇口内取出的过程不再需要人工进行,使余料的取出过程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载类背光模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滑移于下模靠近上模端面的若干行位,所述上模开设有进胶的流道,所述下模设置有型腔,所述行位上端开设有互相连通的浇口及潜水口,当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流道与浇口连通,注塑液通过所述潜水口进入型腔内,所述浇口下端将行位下端贯穿,所述下模贯穿有顶孔,所述顶孔内竖向滑动有顶针,所述顶针穿过顶孔插入浇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成型之后利用顶针将余料直接从浇口内顶出,此时不再需要人工将余料进行处理,使余料的清理过程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浇口包括与潜水口连通的进胶口及贯穿于进胶口下端面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下端的直径不小于顶针上端的直径,所述连接孔呈竖直设置且与顶孔连通,此时所述潜水口与型腔分离,当所述型腔与潜水口连通时,所述下模将连通孔下端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孔减少了浇口内留存的注塑液的数量,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孔下端直径大于顶针上端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顶针在插入连接孔的过程中不易与上模接触,从而使顶针不易发生折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孔上端直径大于连接孔下端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时余料仅需移动一小段距离就可实现脱离与浇口的连接,从而使余料从浇口内脱出的过程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胶口下端低于潜水口上端开口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余料位于进胶口内的厚度,使余料在受到顶针施加的向上的压力时,顶针不易发生折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胶口呈竖直的侧壁下端互相靠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进胶口内的余料在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之后就可脱离与进胶口的接触,使余料的清除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行位上端贯穿有呈倾斜设置的导槽,所述上模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行位移动的斜导柱,所述斜导柱下端朝向远离型腔的方向倾斜,所述斜导柱下端插置于导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3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梁吊装装置及钢梁
- 下一篇:风口防堵塞隔架及其衣物护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