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3536.8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刚;何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刚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611830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涉及土木工程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板,支板内两侧中部通过缓冲管活动连接有缓冲杆,且缓冲杆端部与缓冲管内一侧中部连接的缓冲弹簧接触连接,支板内顶端中部连接的活塞杆延伸进活塞管内中部设置的油腔内部,且活塞管连接于支板内底端中部,活塞杆外表面套接连接有螺旋减震弹簧,支板内前后端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支杆内侧上中部呈相对连接有定位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管、缓冲杆、缓冲弹簧、定位柱、活塞杆、活塞管和螺纹减震弹簧结构,具有提高该减震装置减震性能,实现该减震装置防坠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减震装置是土木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之一,目前,减震装置在使用时减震效果不理想,影响使用效果,且减震装置不具备其减震损坏下的防脱落结构,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支杆、定位柱、缓冲管、缓冲杆、缓冲弹簧、活塞杆、活塞管和螺旋减震弹簧,解决了现有减震装置在使用时减震效果不理想,影响使用效果,且减震装置不具备其减震损坏下的防脱落结构,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内两侧中部通过缓冲管活动连接有缓冲杆,且缓冲杆端部与缓冲管内一侧中部连接的缓冲弹簧接触连接,所述支板内顶端中部连接的活塞杆延伸进活塞管内中部设置的油腔内部,且活塞管连接于支板内底端中部,所述活塞杆外表面套接连接有螺旋减震弹簧,所述支板内前后端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支杆内侧上中部呈相对连接有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管、支板之间通过螺纹槽、螺管螺纹固定连接,且螺纹槽等距离设置于缓冲管外表面一侧,螺管固定连接于支板内两侧中部,由设置的螺纹槽与螺管之间结构的螺纹连接,用于缓冲管与支板之间结构的连接固定,并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便于对其进行结构拆装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杆由缓冲管内侧中部贯穿设置的通口延伸进活动腔内中部,且活动腔开设于缓冲管内一侧中部,所述缓冲杆一端呈T型设置并与活动腔内两侧侧壁接触连接,通口内横向直径小于活动腔内横向直径设置,由设置的通口用于缓冲杆受力时自由进出活动腔内部,由设置的活动腔提供缓冲杆自由活动空间,并将缓冲杆一端呈T型设置且与活动腔内两侧侧壁接触连接,用于对活动中的缓冲杆进行结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上端外侧贯穿开设有空腔,且支板两侧以及前后端空腔内中部放置有侧板和挡板,侧板、挡板分别通过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与支板之间螺纹固定连接,由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对侧板、挡板进行与支板之间结构的连接固定,用于对收纳后的该装置进行外密封防护,降低其损坏概率,节约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分别设置于支板两侧端部以及其前后端端部中央位置,且挡板上端中部通过第三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提手,第三紧固螺栓设置于提手上两侧中部,对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的设置位置进行说明,便于对其进行在准确位置上的设置,并由设置的第三紧固用于提手结构的连接固定,通过设置的提手用于提供挡板拿取时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刚,未经张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3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力发电厂的空压机减噪结构
- 下一篇:分体式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