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井下作业用设备辅助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4343.4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正;张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金正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52;B65D85/20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赵思龙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井下 作业 设备 辅助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井下作业用设备辅助托架,涉及托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的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底端连接有用于放置钻井杆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平方向的三棱柱,第一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钻井杆且位于防护框架内的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在同一水平位置且两个第二安装板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支撑对应的第二安装板的支撑组件,两个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均安装有多个水平方向的三棱柱,支撑组件还用于使第二安装板转动。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三棱柱,使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钻井杆可以卡合在每两个三棱柱之间,减小钻井杆滚落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井下作业用设备辅助托架。
背景技术
石油井利用石油钻井设备从地面开始沿设计轨道钻穿多套地层到达预定目的层,形成油气采出或注入所需流体的稳定通道。并在钻进过程中和完钻后,完成取心、录井、测井和测试工作,取得勘探、开发和钻井所需各种信息的系统工程。
在使用石油钻井设备进行钻井的过程中,随着钻井深度的不断加深,需要不断加长钻井杆,因此在地面上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钻井杆,以便于随时取用。但是目前钻井杆多是直接堆在地面上,这样不仅占用空间大小,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钻井杆是型号较大的圆杆,容易滚落砸伤人,为此,这里提出一种石油井下作业用设备辅助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目前钻井杆多是直接堆在地面上,这样不仅占用空间大小,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钻井杆是型号较大的圆杆,容易滚落砸伤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井下作业用设备辅助托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井下作业用设备辅助托架,包括矩形的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底端连接有用于放置钻井杆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平方向的三棱柱,第一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钻井杆且位于防护框架内的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在同一水平位置且两个第二安装板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支撑对应的第二安装板的支撑组件,两个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均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平方向的三棱柱,所述支撑组件还用于使第二安装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防护框架内且位于第二安装板下方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的底端铰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和对应的U型架之间均设置有倾斜的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的底端铰接,每个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均贯穿对应的U型架且与防护框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的顶端开设有与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等于第一安装板的大小。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U型架和第一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均与对应的U型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架的底端均与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三棱柱,使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钻井杆可以卡合在每两个三棱柱之间,减小钻井杆滚落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在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安装板,并且两个第二安装板上也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三棱柱,使钻井杆可以卡合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减少钻井杆所占用的空间大小。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以对第二安装板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支撑组件还可使第二安装板转动,当第二安装板上的钻井杆取用完后,可以通过支撑组件使第二安装板转动打开,然后便可取用第一安装板上的钻井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金正,未经马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4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