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5291.2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7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启兴智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B01F15/00;B01F15/02;B01F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肥 一体化 智能 多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肥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包括:注肥泵和灌溉主管:所述注肥泵的进口端通过吸肥管依次连通有数控比例阀和面板流量计,且面板流量计的进口端连通有进肥管,所述注肥泵的出口端通过连接副管与注肥管连通,且注肥管的一端连通有施肥器,且施肥器的两端开口均与灌溉主管连通,且注肥管的另一端通过自吸单向阀与吸肥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该注肥系统通过设置的双流道的注肥机构,既可以实现低浓度肥料无功耗的自主注肥效果,也能够实现高浓度肥料的自动注肥效果,确保肥料可以被多级准确的配比,进而实现了动态化、高精度、自动化、无人化、多级化的水肥一体化注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下,农业种植预计有超过50%采用人工施肥的方式施肥,施肥和灌溉是单独进行的,另外50%的水肥混合方式中,主要采用人工先做水肥混合在浇灌的形式,其中不到20%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即肥随水走的灌溉方式,主流水肥一体化灌溉采用文丘里施肥器施肥,小部分采用比例泵施肥,极少数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灌溉作业。
普通的人工施肥的方式进行农业种植,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会浪费大量的肥料和水资源,而肥料的过度使用也会降低农产品的食用价值,并造成水土资源污染,不符合现代化绿色发展的理念,现有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只能够实现单方面的、不完善的注肥方式,不完善点在于他们的注肥浓度区间比较小,对于不同作物的适应性比较差,一台设备无法进行施肥浓度差异较大的作物同时施肥,需要人工单独调整后再进行施肥,因此,这类设备对于不同种类或多种肥料同时混肥的能力比较差,可扩展性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实现了动态化、高精度、自动化、无人化、多级化的水肥一体化注肥效果的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包括:注肥泵和灌溉主管:
所述注肥泵的进口端通过吸肥管依次连通有数控比例阀和面板流量计,且面板流量计的进口端连通有进肥管;
所述注肥泵的出口端通过连接副管与注肥管连通,且注肥管的一端连通有施肥器,且施肥器的两端开口均与灌溉主管连通,且注肥管的另一端通过自吸单向阀与吸肥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肥管上且位于数控比例阀的下游连通有高精度流量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肥管上且位于自吸单向阀的下游连通有注肥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灌溉主管上设置有主管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副管上设置有防逆单向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施肥器与灌溉主管的两侧连接处分别位于主管阀的上下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注肥系统通过设置的双流道的注肥机构,既可以实现低浓度肥料无功耗的自主注肥效果,也能够实现高浓度肥料的自动注肥效果,确保肥料可以被多级准确配比,进而实现了动态化、高精度、自动化、无人化、多级化的水肥一体化注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肥一体化智能多级注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启兴智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启兴智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5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安装架
- 下一篇:水肥一体化智能过滤反冲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