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5677.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7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华;张启栋;张明娟;迟坤红;王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特防腐保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润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8 | 代理人: | 李磊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发泡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旋转搅拌杆及搅拌底杆,壳体上方设有进料口,壳体下方设有出料口,壳体上方中间位置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中轴固定连接,中轴底端设有搅拌底杆,旋转搅拌杆包括第一搅拌杆、旋转杆和第二搅拌杆、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中轴中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杆远离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侧面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搅拌杆,旋转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搅拌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壳体内的原料进行上下翻搅,保证搅拌效果,便于排料,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机,又名泡沫发生器,是一种将发泡剂达到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制成泡沫的设备,发泡剂本身无法自动成为泡沫,需要通过发泡机的机械作用才能成为泡沫。发泡机发泡时需要对原料进行搅拌,现有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原料搅拌不均匀,导致最终发泡塑料发泡不均匀,影响发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旋转搅拌杆及搅拌底杆,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中轴固定连接,所述中轴底端设置有搅拌底杆,所述旋转搅拌杆包括第一搅拌杆、旋转杆和第二搅拌杆、第二齿轮、第一齿轮,所述中轴中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旋转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搅拌杆。
上述的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上述的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所述中轴长度与壳体深度相同,所述搅拌底杆与壳体底面相抵触。
上述的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所述旋转杆与中轴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
上述的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所述旋转搅拌杆交错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上述的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电磁阀。
上述的塑料发泡机用搅拌装置,所述搅拌底杆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旋转搅拌杆,可以实现对壳体内的原料进行上下翻搅,搅拌底杆设置为圆弧形且与壳体底面相抵触,可以有效将壳体底面的原料刮下,保证搅拌效果,且便于排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搅拌底杆形状及旋转方向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进料口,4.支撑杆,5.连接杆,6.搅拌底杆,7.出料口,8.电磁阀,9.第一搅拌杆,10.旋转杆,11.第二搅拌杆,12.中轴,13.第二齿轮,14.密封轴承,15.第一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特防腐保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特防腐保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5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尺寸的擦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