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7800.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兴龙;王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兴龙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临床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该中医临床用针灸器,通过设置拨片,当对人体腿部或者手臂针灸时,按动两个拨片带动两个弧形卡套扩张,进而压缩复位弹簧,此时再通过两个弧形卡套对人体手臂或腿部夹持,夹持过后,松开两个拨片,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两个弧形卡套在弧形杆上收缩,对人体手臂或腿部进行夹紧固定,再配合吸盘与临床吸附,对整个针灸器进行固定,使得针灸器后续针灸的稳定性更好,同时控制人体需要针灸的腿部或手臂不会发生晃动,进一步提高了针灸时的精确度,使得针灸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临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
背景技术
针灸针法与灸法的总称,它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借助针灸器具利用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同时应用一定的操作方法,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以此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上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市面上的针灸治疗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9770889 U所公开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其虽然有效解决了现有针灸器扎针力度不稳定的问题,达到了稳定扎针的目的,实现对扎针深度进行调节,达到了便于锁定扎针位置的目的,但是并未解决在对人体手臂或者腿部针灸时,由于人体手臂或者腿部如若晃动,导致针灸时穴位的错位,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同时在对针灸器固定后,在对不同的穴位针灸时,其银针位置不便于调节,只能通过调节整个针灸器来调节,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针灸驱动机构,所述针灸驱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银针,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吸盘,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杆,两个所述弧形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弧形卡套,两个所述弧形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底座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贯穿所述底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一组所述吸盘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弧形卡套的内腔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弧形卡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拨片。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电机、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兴龙,未经高兴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7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置平稳的双温吧台柜
- 下一篇:一种眼科护理用便携式洗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