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9067.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李刚;瞿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福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包括厌氧罐罐体,在厌氧罐罐体的内自上至下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上层三相分离器和下层三相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沼气外接口,在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下降管,下降管连接下一级的布水系统;在气液分离器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四个沼气管,其中两个沼气管与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另外两个沼气管与下层三相分离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设置有四个沼气管,其中两个沼气管与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另外两个沼气管与下层三相分离器连接;通过上层三相分离器和下层三相分离器的设置,加强了沼气过程中的提水效果,增加了内循环的效果,使得分离效果更加的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厌氧反应器内部循环管道都是直接与三相分离器连接的,内循环效果不好,而且内循环的管道都是通过管道上下硬连接而成,这种设计结构为常规方案,一旦遇到有气量波动较大的情况时,管道容易产生共振、拉伸等问题,导致焊接处开裂、漏气、跑泥等问题;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厌氧反应器内部循环管道都是直接与三相分离器连接的,内循环效果不好,污水运行过程中因产沼气及提升水量的过程产生不均匀的情况,内循环效果不好。
2.内循环的管道都是通过管道上下硬连接而成,污水运行过程中因产沼气及提升水量的过程产生振动,容易导致焊接处拉裂、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设置有四个沼气管,其中两个沼气管与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另外两个沼气管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连接;通过上层三相分离器和下层三相分离器的设置,加强了沼气过程中的提水效果,增加了内循环的效果,使得分离效果更加的明显。本实用新型摈弃了传统的管道连接模式,双球挠性接头这种耦合式橡胶软连接,能够实现管道的无限制拉伸、形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罐罐体,在所述厌氧罐罐体的内部自上至下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上层三相分离器和下层三相分离器,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沼气外接口,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下降管,所述下降管连接下一级的布水系统;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四个沼气管,其中两个沼气管与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另外两个沼气管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设置有四个沼气管,其中两个沼气管与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另外两个沼气管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连接;通过上层三相分离器和下层三相分离器的设置,加强了沼气过程中的提水效果,增加了内循环的效果,使得分离效果更加的明显。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沼气管包括通过至少一个双球挠性接头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两根沼气提升管。摈弃了传统的管道连接模式,双球挠性接头这种耦合式橡胶软连接,能够实现管道的无限制拉伸、形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双球挠性接头耦合式套管连接,一是防止沼气提升过程中的沼气泄漏,二是通过沼气提升管的紧密连接,加强了沼气过程中的提水效果,增加了内循环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厌氧罐罐体内部,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安装在上层压梁和上层托梁之间,所述上层压梁与上层托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厌氧罐罐体的两个侧壁上。设置上层压梁和上层托梁保证了上层三相分离器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厌氧罐罐体内部,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安装在下层压梁和下层托梁之间,所述下层压梁和下层托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厌氧罐罐体的两个侧壁上。设置下层压梁和下层托梁保证了下层三相分离器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方还设置有溢流槽,在所述溢流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管。设置溢流槽的作用是,当沼气管发生泄漏后,液体流入溢流槽中,不会损坏和污染整个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福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福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9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