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树脂的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9457.8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5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萌;孙志勇;潘月宝;孙笃新;侯学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36;B65G53/46;B65G53/5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杜桂林 |
地址: | 262214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树脂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树脂的输送装置,属于树脂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与树脂罐连接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树脂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内部设有一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部设有树脂泵、气泵和溶剂泵,所述树脂泵、气泵和溶剂泵的一端通过管道并联连接于所述树脂输送管道的入口端,所述树脂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贯穿所述控制室与所述缓冲罐内部连通,所述气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贯穿所述控制室并与所述缓冲罐外部的气罐连接,所述溶剂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贯穿所述控制室并与所述缓冲罐外部的溶剂罐连接。本装置可保持树脂较稳定的输送,提高输送效率,并实现对管道内壁上树脂的清洗,避免残留在管道内的树脂凝固后堵塞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树脂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输送树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泵送,树脂在泵送过程中会与泵的高速旋转叶片接触,这样会造成颗粒状树脂的破坏;二是通过以高速水流为动力的水流喷射原理进行树脂输送,这是目前树脂输送的主流方式,这种输送方式可以避免树脂在输送过程中的破坏,但用水量很大。目前的树脂输送装置一般是直接将反应釜或树脂罐内的树脂通过放料阀直接排出,导致一开始排放的瞬间树脂流量较大,流速不稳定。此外,树脂具有一定的粘度,在输送管道中流动较慢,影响输送效率,且树脂在输送结束后易于沾染在输送管道的内壁上,若不进行清洗,凝固后会导致树脂输送的阻力增大,影响输送效率,严重时导致管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树脂的输送装置,通过设有缓冲罐先将树脂罐内的树脂排入到缓冲罐内,可保持树脂较稳定的输送,且通过控制器实现树脂泵与气泵交替开启,可加快树脂的流动,提高输送效率,通过控制器实现溶剂泵与气泵交替开启,实现对管道内壁上树脂的清洗,避免残留在管道内的树脂凝固后堵塞管道,影响后期的输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树脂的输送装置,包括与树脂罐连接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树脂罐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缓冲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树脂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内部设有一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部设有树脂泵、气泵和溶剂泵,所述树脂输送管道的入口端贯穿伸入所述控制室内部,所述树脂泵、气泵和溶剂泵的一端通过管道并联连接于所述树脂输送管道的入口端,所述树脂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贯穿所述控制室与所述缓冲罐内部连通,所述气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贯穿所述控制室并与所述缓冲罐外部的气罐连接,所述溶剂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贯穿所述控制室并与所述缓冲罐外部的溶剂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树脂泵与所述树脂输送管道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树脂单向阀,所述气泵与所述树脂输送管道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气体单向阀,所述溶剂泵与所述树脂输送管道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溶剂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缓冲罐外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树脂单向阀、气体单向阀、溶剂单向阀、树脂泵、气泵、溶剂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树脂泵、树脂单向阀与气泵、气体单向阀通过控制器控制交替开启或关闭,所述溶剂泵、溶剂单向阀与气泵、气体单向阀通过控制器控制交替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输送开关和清洗开关,所述输送开关、清洗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通过设有缓冲罐可以避免直接将树脂罐内的树脂通过放料阀直接排出,导致一开始排放的瞬间树脂流量较大,流速不稳定的问题,先将树脂罐内的树脂排入到缓冲罐内,可保持树脂较稳定的输送;
2、树脂通过树脂泵进入树脂输送管道进行输送时,通过气泵向树脂输送管道内通入气体,且通过控制器实现树脂泵与气泵交替开启,可加快树脂的流动,提高输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9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子、固定装置以及电子束蒸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双刀冷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