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脱硫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0634.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浦惠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254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脱硫脱附装置,通过在脱附罐中部的顶端和底端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轴横向设置于脱附罐上,搅拌轴位于脱附罐内的部分以出料口为对称中心设置有左右两组搅拌叶,左右两组搅拌叶上对称设置有朝向出料口的搅拌刮片,搅拌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通过这种方式,出料的行程缩短了一半从而使出料速度更快,且由于减少了出料行程,使出料更加干净。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驱动,减小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的配合精度,驱动电机不会时刻给予搅拌轴朝向特定方向的力,且可以通过齿数比调节搅拌轴的转速,从而调整搅拌刮片的受力大小,保持本设备的持久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脱附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磁感应脱硫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硫化脱附加热法普遍采用蒸汽加热,明火直热、导热油间接加热或电阻传热,以上传统方法消耗热量高、效益低,安全性能差。为此发明人在之前发明了一种电磁感应脱硫脱附技术,但是在使用时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原有技术中,出料口设置于封头侧边,导致出料速度较慢,位于罐体另一侧的材料移动至出料口距离太远,容易导致出料不彻底,且原有的驱动器直接与搅拌轴的端部固定连接,驱动器输出端的轴心与搅拌轴的轴心在实际使用时很难完全重合,导致驱动器与搅拌轴之间长期存在不均衡的应力导致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更加彻底,且驱动更为科学的电磁感应脱硫脱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感应脱硫脱附装置,包括:
脱附罐,所述脱附罐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封头和轴固定装置,所述轴固定装置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脱附罐顶的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脱附罐底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脱附罐上设置有尾气阀门;
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横向设置于脱附罐上,所述搅拌轴两端延伸至脱附罐两侧并贯穿对应的封头和支撑座,所述搅拌轴位于脱附罐内的部分以出料口为对称中心设置有左右两组搅拌叶,左右两组搅拌叶上对称设置有朝向出料口的搅拌刮片,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脱附罐配合以对脱附罐内进行预加热;
若干铜管,所述铜管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于罐体外周,所述铜管与高频电流相连接;
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通过尾气阀门与脱附罐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刮片底部与脱附罐内表面贴合,所述搅拌刮片上表面与脱附罐内表面形成度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一减速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为错齿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为错齿出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错齿进料口和错齿出料口上设置有高温密封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管外表面设置有隔热棉保温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尾气冷凝单元、液气分离单元、等离子处理单元和光解复合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沿高度方向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装置为蒸汽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浦惠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茂名浦惠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0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含油废固物脱附热解装置
- 下一篇:用于女性卧床病人尿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