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1909.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温惠康;陈泽伟;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7 | 分类号: | H01M50/107;H01M50/18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盖板以及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壳口,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壳口处,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盖板的外周,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吸水件。本申请通过在密封圈的外周面的凹槽内设置吸水件,当电池的壳体内的电芯的电解液通过密封圈与壳体之间向外渗透或泄露时,吸水件能够吸收向外渗透或泄露的电解液,从而减少电解液向外渗透或泄露。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电解液向外泄露或渗透的电池。
背景技术
圆柱形电池一般由壳体、盖板、电芯和密封圈构成,壳体的上端具有壳口,电芯安装在壳体中,将密封圈套设在盖板的外周后放入壳体的壳口,然后通过机械封口将盖板固定在壳体的壳口处。在电池的结构中,密封圈的作用在于提高盖板和壳体的壳口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电芯中的电解液向外泄露;但密封圈不可能做到完全密封,在电池长时间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电芯中电解液可能会通过毛细现象逐渐向外渗透,而一般的密封圈为PP材质,也无法吸收向外渗透电解液,因此,现有的电池存在电解液容易向外泄露或渗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电解液容易向外泄露或渗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盖板和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壳口,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壳口处,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盖板的外周,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吸水件。
可选地,所述吸水件为无尘纸。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环绕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上的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壳口处设置有凸起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内凸环。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表面与所述盖板外周之间的第一环体以及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内凸环之间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周面与所述盖板的外周抵接配合,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抵接配合;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的表面抵接配合,相对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内凸环抵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置有位于所述电芯和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内凸结构,所述内凸结构分别与所述电芯和所述密封圈抵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内凸结构具有形成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环形内凹面和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环形内凸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通过将套设有密封圈的盖板装配在壳体的壳口处,使密封圈被夹持在电池的壳体的内表面与电池的盖板的外周缘之间,由于密封圈的外周面的凹槽内设置吸水件,当电池的壳体内的电芯的电解液通过密封圈与壳体之间向外渗透或泄露时,吸水件能够吸收向外渗透或泄露的电解液,从而减少电解液向外渗透或泄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1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玩具加工用切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体热塑性树脂玩具加工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