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3152.4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标举;李秀丽;张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速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H02P1/02;H05K5/02;H05K5/06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霍英霞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连接 结构 起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器,包括软起动器本体,软起动器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防护壳,其中一个防护壳的顶端和另一个防护壳的底端均开设有三个线孔,六个线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密封圈,软起动器本体背面的顶部和背面的底部均通过连接机构分别与靠板正面的顶部和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器,通过在靠板的顶端和底端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将靠板固定在墙面,通过两个连接机构将软起动器本体与靠板固定连接,能够使软起动器本体与墙面之间保留空隙,避免软起动器本体与墙面之间积热,提高了软起动器本体的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起动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器,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常见的软起动器一般不具有连接结构,在对软起动器安装时,难以使软起动器与墙面之间保留空隙,容易导致软起动器与墙面之间积热,散热性能较差,且常见的软起动器的接线端多置于外部,防潮性能较差,容易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见的软起动器一般不具有连接结构,难以使软起动器与墙面之间保留空隙,容易导致软起动器与墙面之间积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器,包括软起动器本体,所述软起动器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壳的正面均铰接有防护门,其中一个所述防护壳的顶端和另一个防护壳的底端均开设有三个线孔,六个所述线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软起动器本体背面的顶部和背面的底部均通过连接机构分别与靠板正面的顶部和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连接板、四个连接螺栓、支撑板、三个第一三角板和两个散热口,两个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均通过四个连接螺栓分别与软起动器本体背面的顶部和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和另一个连接板的顶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支撑板顶端的一侧和另一个支撑板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和另一个支撑板的顶端均通过三个第一三角板分别与靠板正面的顶部和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靠板的顶端和靠板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角铁、两个第二三角板和两个固定孔,其中一个所述角铁的底端和另一个角铁的顶端分别与靠板的顶端和靠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角铁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三角板,两个所述角铁的两边侧均开设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起动器本体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三个与线孔位置相对应的接线端子,六个所述接线端子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防护门顶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卡块,两个所述防护壳正面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与两个卡块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防护门背面的四个边侧分别与两个密封条的四个边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密封条的表面和六个密封圈的表面均涂覆有抗老化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防护门均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速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速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3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遮阳篷结构的市政公共座椅
- 下一篇:一次性防护式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