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3655.1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索霸佳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耳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包括理线箱,理线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绕线筒,绕线筒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理线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传动板,传动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入耳式耳机的耳机线进行快速理线操作,避免耳机线过长导致缠绕等情况,提高了耳机线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入耳式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即IEM的英文全称:In-Ear-Monitor),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在使用过程中,有的由于耳机线太长导致线路杂乱,容易缠绕等情况,不仅影响美观度,还影响使用的便捷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包括理线箱,所述理线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绕线筒,绕线筒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理线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传动板,传动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外部固定有旋转板,旋转板与传动板之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理线箱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靠近传动板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传动板侧壁固定,且移动板与传动板之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绕线筒包括绕线盘、绕线板,所述绕线盘的两端固定有绕线板,绕线板的外侧壁与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所述理线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绕线筒,绕线筒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理线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传动板,传动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内部,能够对入耳式耳机的耳机线进行快速理线操作,避免耳机线过长导致缠绕等情况,提高了耳机线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的理线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的理线箱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理线结构的绕线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索霸佳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索霸佳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3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器机箱及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线耳机用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