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针套管及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3912.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9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鲁德青;黄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针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针套管,包括连接部,呈直线状,且径向横截面为圆形;头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一体成型,且与所述连接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外周的刻度线;探测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在靠近头部的连接部上设有探测部,探测部的设置增加了超声反射信号的强度,改善了穿刺针套管在B超影像中的清晰度,提高了穿刺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降低了操作难度与风险,增加了一次性最佳靶点的穿刺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刺针套管及穿刺针。
背景技术
介入超声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声影像实时引导,运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实现经皮穿刺建立手术操作通道及抽吸、活检、引流、注药等诊疗措施的微创操作技术。介入超声技术在具体实施中,又会因为部位和目的不同,在穿刺器械上存在不同点,但其核心器械是穿刺针,因为它们是实现“介入”操作最重要、最基本的器械。穿刺针通常由套管和针芯两部分组成,根据用途不同可有外形结构、长短粗细、针芯针尖变化等多种类别类型。套管多为薄壁不锈钢金属圆管制成,表面光滑以减少穿刺阻力与组织损伤。
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按一定的方向顺序进行扫描。超声波在穿过人体组织时,因不同组织间存在介质密度差,超声波会被不同组织界面反射回来,介质密度差越大则反射越强,超声仪会根据监测到的回声信号延迟时间、强弱判断脏器组织的物理位置及声学性质,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就形成了B超图像。
在超声引导穿刺针进入体内时,医生需要在复杂的影像中找到穿刺针和目标脏器,这样才能引导穿刺针尽可能正确而安全的穿刺到目标位置,而找到穿刺针主要依赖于超声波在穿刺针表面(穿刺套管表面)形成并捕捉到的超声反射信号。目前常规使用的穿刺针因其表面为光滑的圆形面,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信号大部分被反射到侧方,如附图1。超声有效反射面积小,回声信号弱,且金属材料与人体组织间介质密度差较大,超声波不易穿透针管壁而形成二次界面反射信号,所以现有穿刺针在B超下成像还不是很清晰,要准确快速识别它还比较困难,往往仅能看到针尖位置,对针体的方向、角度难以判断。实际操作中主要还是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做出大致的判断,即便是有经验的医生有时也很难准确把握进针的位置、方向与深度,“误操作”还是比较常见,而“误操作”有可能增加意外损伤、出血、后期手术困难甚至手术失败等风险。因此穿刺操作的准确、顺利与否往往是整个手术的重点、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针套管及穿刺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穿刺针在B超成像下不清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针套管,包括:
连接部,呈直线状,且径向横截面为圆形;
头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一体成型,且与所述连接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外周的刻度线;
探测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所述手柄上设有探测部指示装置,所述探测部指示装置和所述探测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部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刻度线处,且距离所述头部最近的所述刻度线和所述头部之间设置有2-4个凹槽;
多个所述凹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倾斜方向和所述头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刻度线的距离为5-10mm,且距离所述头部最近的一个所述刻度线和所述头部之间的距离为5-10mm。
进一步地,距离所述头部最近的所述刻度线和所述头部之间设置的凹槽的数量为两个,距离所述头部最近的所述凹槽和所述头部的距离为2.5mm,距离所述头部第二近的所述凹槽和所述头部的距离为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3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