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器出口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4710.9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7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岳治强;王静;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进;中集冷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41/31;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10019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气冷 出口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器出口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却制冷系统油分离器、冷却制冷系统冷凝器、冷却制冷系统阀门及蒸发器;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压缩机提供制冷剂传输动力;所述冷却制冷系统上设置有冷却制冷系统节流膨胀阀;所述冷却制冷系统通过蒸发器一端的制冷剂节流膨胀蒸发吸热与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气冷器出口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换热;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制冷剂为碳氢化合物。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制冷系统内采用丙烷或碳氢化合物类工质作为制冷剂的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冷却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中气冷器出口二氧化碳气体,起到稳定气冷器出口温度的作用,提高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器出口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受环境温度影响气冷器出口温度波动大,现有技术中的气冷器出口冷凝方式多采用氟利昂制冷水载冷的冷水冷却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水载冷的冷水冷却系统对该段二氧化碳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方式系统复杂,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如果产生泄漏,对臭氧层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系统复杂,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二氧化碳跨临界系统气冷器出口冷却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及系统复杂、以及成本高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阻止因意外泄漏导致的燃烧、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的跨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器出口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器出口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为冷却制冷系统,所述冷却制冷系统按照工艺流程依次连通有冷却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却制冷系统油分离器、冷却制冷系统冷凝器;
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压缩机提供制冷剂传输动力;
所述冷却制冷系统上设置有冷却制冷系统节流膨胀阀;
所述冷却制冷系统通过冷却制冷系统冷却蒸发器一端的制冷剂节流膨胀蒸发吸热与二氧化碳系统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气冷器出口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换热;
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制冷剂为碳氢化合物天然制冷剂。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系统具有二氧化碳第一贮液器;
所述二氧化碳第一贮液器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气冷器连通并贮存二氧化碳;
所述二氧化碳第一贮液器具有支路;
所述支路的输出端连通有喷口;
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所述二氧化碳第一贮液器通过喷口向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喷出二氧化碳。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系统按照工艺流程依次连通有二氧化碳蒸发器、二氧化碳跨临界压缩机。
进一步的,与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冷却蒸发器热交换后的二氧化碳通过引射器输送至所述二氧化碳第一贮液器。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器和所述二氧化碳第一贮液器之间安装有二氧化碳节流膨胀阀。
进一步的,所述支路的通断通过电磁阀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制冷剂为丙烷或碳氢化合物类工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器出口冷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冷却制冷系统内采用丙烷等碳氢化合物类工质作为制冷剂的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冷却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中气冷器出口二氧化碳气体,起到稳定气冷器出口温度的作用,提高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进;中集冷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进;中集冷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4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化玻璃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标识物投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