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直流电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1470.5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罗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0;H02K5/18;H02K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湿 两用 直流电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直流电机机构。它包括电机扇叶、散流器、电机主体和电机气道,所述电机主体的前端安装在散流器内,所述的电机扇叶置于散流器的前端且与电机主体连接,所述的电机气道安装在散流器的后端,所述电机主体的后端安装在电机气道上,所述的散流器内设有冷却风道,所述的电机气道上设有冷却气道和工作气孔,所述的散流器通过冷却风道与电机扇叶连通,所述的散流器通过冷却风道与电机气道上的冷却气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电机本体的二次散热,提高了电机本体的散热效果,电机本体不会受到湿环境的影响,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牢固程度高,风速均匀,拆卸安装方便,定位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干湿两用直流电机机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电机是吸尘器的心脏,吸尘器电机的主要种类有:干吸吸尘器电机、干湿吸尘器电机。吸尘器电机由两部分构成:电机部分和风机部分,由于吸尘器电机对转速要求很高,一般在20000-30000转每分钟,故电机主要采用的是串激类电机,又称为串励电机。
串励电动机主要是由定子、转子、前后端盖(罩)及散热风叶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和套在极靴上的绕组组成,其作用是产生励磁磁通,导磁及支撑前后罩;转子由转子铁芯、轴、电枢绕组及换向器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并产生连续的电磁力矩,通过转轴带动负载做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前后罩起支撑电枢,将定、转子连结固定成一体的作用。其中转轴、前后罩要有足够的强度,以防电枢与罩发生共振现象,引起振动和危险。一般前后罩内有滚动或滑动轴承。
现有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往往是设计两个风扇分别进行散热操作,这样加大了电机的功率损耗,而单风扇的设计并未对电机上的风道进行设计导致其并干湿两用时的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干湿两用直流电机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湿两用直流电机机构,包括电机扇叶、散流器、电机本体和电机气道,所述电机本体的前端安装在散流器内,所述的电机扇叶置于散流器的前端且与电机本体连接,所述的电机气道安装在散流器的后端,所述电机本体的后端安装在电机气道上,所述的散流器内设有冷却风道,所述的电机气道上设有冷却气道和工作气孔,所述的散流器通过冷却风道与电机扇叶连通,所述的散流器通过冷却风道与电机气道上的冷却气道连通。
使用时,电机扇叶进行吸风操作,此时吸入的风将会通过散流器上的冷却风道到达电机气道后,经过电机气道上的冷却气道排出;而电机本体收到电机气道上工作气孔的作用进行散热,而由于冷却风道置于散流器内,电机本体的热量会散发在散流器内,故而当冷却风道内的风流动时,还能够带走散流器内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故而实现电机本体的二次散热,这样设计大大提高了电机本体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流器包括散流端盖、散流中件和散流尾盖,所述散流端盖的中间设有轴孔,所述的电机扇叶置于散流端盖的一端面上,所述散流端盖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电机座,所述的电机本体上设有电机轴,所述的电机本体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穿过轴孔与电机扇叶连接,所述的散流端盖与散流中件之间以及散流中件与散流尾盖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散流尾盖上设有冷却风密封垫,所述的冷却风密封垫置于散流尾盖与电机气道之间,所述的散流端盖、散流中件、散流尾盖和冷却风密封垫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一起。通过O型密封圈的设计,能够确保散流器的密封效果,使得电机本体不会受到湿环境的影响;通过冷却风密封垫的设计,实现了电机气道与散流器之间的密封连接,能够让冷却风道与电机本体彻底的隔绝开来,以确保电机本体的安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1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