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上组件缓冲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4563.3 | 申请日: | 202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正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19;F16F9/32;F16F9/34;F16F9/54;F16F15/067;F16F15/023;B60G11/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后桥 减震器 组件 缓冲 调节 装置 | ||
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上组件缓冲调节装置,上螺母的上部成型有螺母凹窝,上螺母的上端抵压在上压套上,油管的下端螺接固定在活塞上,活塞安装在缸筒中,缸筒中装有液压油,弹簧的上端压在上压套上,弹簧的下端压在缸筒上;上连接件上成型缓冲调节空间,调节钮的结构是:定位螺母螺接在缓冲调节空间的开口处,调节螺杆螺接在定位螺母的中心孔中,压块插套在缓冲调节空间中,压块上成型有压块锥面和压块后插窝,调节螺杆的右端插套在压块后插窝中,钢珠对着杆针的上端面,钢珠压在压块锥面下;它减震器除了弹簧缓冲外还配有液压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它的减震器上组件的减震性能还可以手动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上组件缓冲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主要是采用弹簧来减震,没有配置液压减震系统。一些特殊场所用的摩托车减震器,如摩托车赛车所用的减震器由于运行的环境不同,所以对减震器的性能和要求更高,一是要求减震器有更好的缓冲作用,二是减震器在运行过程中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象飞越斜坡的摩托车减震器,如果仅采用弹簧来减震,则减震器十分容易损坏,而且表演人员也容易受伤。
一般的摩托车减器其缓冲性能无法调节,而不同场合不同人使用同一减震器时,对减震器的缓冲性能要求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上组件缓冲调节装置,它减震器除了弹簧缓冲外还配有液压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它的减震器上组件的减震性能还可以手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上组件缓冲调节装置,包括弹簧1,上组件由上连接件2、上压套3、油管4、杆针5、上螺母6和钢珠7组成,上连接件2与上压套3螺接固定在一起,油管4螺接固定在上连接件2上,杆针5插套在油管4中,上螺母6螺接固定在油管4上,上螺母6的上部成型有螺母凹窝61,上螺母6的上端抵压在上压套3上,油管4的下端螺接固定在活塞8上,活塞8安装在缸筒9中,缸筒9中装有液压油,弹簧1的上端压在上压套3上,弹簧1的下端压在缸筒9上;
上连接件2上成型缓冲调节空间21,调节钮10的结构是:定位螺母101螺接在缓冲调节空间21的开口处,调节螺杆102螺接在定位螺母101的中心孔中,压块103插套在缓冲调节空间21中,压块103上成型有压块锥面1031和压块后插窝1032,调节螺杆102的右端插套在压块后插窝1032中,钢珠7对着杆针5的上端面,钢珠7压在压块锥面1031下,钢珠7限位于压块竖直面1033和压块锥面1031之间;
杆针5的下端面为锥台状的杆针锥尖51,油管4的下部中心孔中固定有引流管11,杆针锥尖51有部分伸入引流管11的中心孔中,杆针5的直径大于引流管11的内径;
上连接件2上成型有上连接件过流孔24与油管4相通接,上压套3上成型有上压套过流孔31上连接件过流孔24相通接,上压套过流孔31与螺母凹窝61相通接。
所述负载固定在上连接件2上,上连接2上成型有U型槽22和上连接件铰接孔23。
所述小弹簧12下端压在上连接件过流孔24内壁的台阶上,小钢珠13压在小弹簧12的上端,小钢珠13的上端压在调节螺杆102上。
所述引流管11过盈配合固紧在油管4上。
所述调节螺杆102的中部成型有调节螺杆挡环1021,小钢珠13的上端压在调节螺杆挡环1021的外径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减震器除了弹簧缓冲外还配有液压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它的减震器上组件的减震性能还可以手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半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正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正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4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