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6211.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美庆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龙岩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强度 复合 导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片,包括:垫片本体;第一导热部,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第一凸起;第二导热部,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第二凸起;所述垫片本体包括:第一金属层;导热硅胶层,石墨垫片层,第二金属层,本实用新型复合导热片通过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和分层排布结构提高导热效率,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垫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与新能源汽车配套使用的电池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密闭的环境里,如果热量不能适当散发,过高的温度引起不均匀的热量聚集,影响电池性能、寿命与充放电效率。
现有技术:申请日20180410,申请号CN201810316449.7,一种用于汽车电池的散热管套结构,其结构包括:加强套3、同轴固定于加强套3内部的导热套结构2和同轴固定于导热套结构2内部的吸热套1;导热套结构2包括导热套203、固定于导热套203外圆周表面且沿导热套203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热片201和散热片202,导热片201至少部分贯穿加强套3并延伸至加强套3外部,位于加强套3外部导热片201上固定有散热片202。
上述发明的导热片201与导热套203接触面积小,收集热量速度慢,与散热片202接触面积小,散热速度慢,导热片结构单一,热传递效率差,对电池的散热性能有所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片,通过在垫片本体上设置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第一导热部嵌入散热片,第二导热部嵌入导热套,提高导热和散热的面积,从而提高导热、散热效率,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片,包括:
垫片本体;
第一导热部,设置在垫片本体顶侧,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第一凸起;
第二导热部,设置在垫片本体底侧,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第二凸起;
垫片本体包括:
第一金属层;
导热硅胶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底侧;
石墨垫片层,设置在导热硅胶层底侧;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石墨垫片层底侧。
优选的,第一导热部包括至少5个第一凸起,相邻两第一凸起间距相等。
优选地,第二导热部包括至少5个第二凸起,相邻两第二凸起间距相等。
优选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两侧剖面形状均为波浪结构。
优选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均为铜箔。
优选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厚度至少为2.5mm。
优选地,石墨垫片层包括交错设置石墨烯层和双面胶层。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片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美庆热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美庆热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6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彩阅读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导热垫片及其散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