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6302.5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魏大弟;陈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永创辉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4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脱模装置,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包括上固定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纵向伸缩轴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前端设置有风扇,纵向伸缩轴下端面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为多轴气缸,设置有若干脱模伸缩轴,每个脱模伸缩轴前端均设置有吸盘;第二气缸下放还连接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设置有水平伸缩轴,水平伸缩轴前端设置有防掉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的设置,可以保证注塑件充分冷却成型,防止其在脱模过程中变形;通过脱模伸缩轴和吸盘活动部的设置,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生产需求更换不同吸盘的功能;通过防掉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注塑件脱模过程中掉落在注塑机合模区间内,避免影响注塑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机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脱模机构用于辅助人们对模具内部的模型进行快速分离装卸,由脱模机构加快对模型的拆卸,从而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减少安全生产风险,同时加速整个注塑过程,提升生产效率。
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有一些注塑成型的产品在开模后,可能表面还未完全冷却成型,脱模装置的接触可能会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2.现有的脱模装置在脱模过程中不能防掉,有时会产生脱模装置在脱模过程中产品脱模后调入模板之间的情况,影响后续作业;3.有些注塑件形状较为特殊,质量分布也不均匀,普通脱模装置的脱模结构为标准结构,改装困难,不能根据成型的产品的形状特点更换接触部位,使用效果一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注塑机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脱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纵向伸缩轴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设置有风扇,所述纵向伸缩轴下端面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为多轴气缸,设置有若干脱模伸缩轴,所述每个脱模伸缩轴前端均设置有吸盘;所述第二气缸下方还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水平伸缩轴,水平伸缩轴前端设置有防掉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分为水平部和斜向下弯曲的弧形部,所述风扇连接在连接杆的弧形部的前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纵向伸缩轴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且垂直于上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的脱模伸缩轴共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的脱模伸缩轴伸缩方向为水平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三气缸的水平伸缩轴伸缩方向也为水平方向,且与脱模伸缩轴的伸缩方向完全一致。
优选的,所述吸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部中空并向一侧开口形成安装孔,且所述安装部上还设置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的设置,可以保证注塑件充分冷却成型,不会在脱模过程中被改变形状;通过吸盘安装部、安装孔及锁定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生产需求更换不同吸盘的功能;通过防掉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注塑件脱模过程中掉落在注塑机合模区间内,避免影响注塑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风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吸盘的前斜侧面及后斜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永创辉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永创辉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6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余料回收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用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