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6557.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惠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电梯,其包括电梯通道、设在电梯通道顶部的曳引系统、设在电梯通道顶部的控制柜、设在电梯通道底部的安全保护系统、沿竖直方向间隔设在电梯通道上的层门、沿竖直设在电梯通道内的导轨和与导轨滑移连接的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厢主体、设在轿厢主体一侧的轿门、沿竖直方向设在轿门上的第一电梯光幕和沿水平方向设在轿厢主体顶面与底面上靠近轿门位置的第二电梯光幕;所述第一电梯光幕和第二电梯光幕均与控制柜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的技术领域,具有能减小感应盲区从而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感应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作为楼层间乘客上下楼和装卸货物的运输工具,被广泛使用。电梯主要包括开设在建筑物中的电梯通道、安装在电梯通道顶部的曳引系统、安装在电梯通道顶部的控制柜、设在电梯通道底部的安全保护系统、沿竖直方向间隔设在电梯通道上的层门、设在电梯通道内的导轨和与导轨滑移连接的轿厢等。
现有的电梯的轿厢的轿门上安装有电梯光幕,电梯光幕是一种光线式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由安装在电梯轿门两侧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轿顶的电源盒及专用柔性电缆四大部分组成。在发射器内有32个(或16个)红外发射管,在MCU的控制下,发射接收管依次打开,自上而下连续扫描轿门区域,形成一个密集的红外线保护光幕。当其中任何一束光线被阻挡时,控制系统立即输出开门信号,轿门即停止关闭并反转开启,直至乘客或阻挡物离开警戒区域后电梯门方可正常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目的,这样可避免电梯夹人事故的发生。但是在电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射器数量有限,仅依靠轿门上的电梯光幕会存在红外线扫描盲区,当乘客用手或脚挡电梯时,一旦位于扫描盲区,则不能使轿门关门动作停止,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一种感应电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感应电梯,具有能减小感应盲区从而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感应电梯,包括电梯通道、设在电梯通道顶部的曳引系统、设在电梯通道顶部的控制柜、设在电梯通道底部的安全保护系统、沿竖直方向间隔设在电梯通道上的层门、沿竖直设在电梯通道内的导轨和与导轨滑移连接的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厢主体、设在轿厢主体一侧的轿门、沿竖直方向设在轿门上的第一电梯光幕和沿水平方向设在轿厢主体顶面与底面上靠近轿门位置的第二电梯光幕;
所述第一电梯光幕和第二电梯光幕均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轿门上的第一电梯光幕用于检测轿门开启和关闭路径上是否有物体阻挡,此外,第二电梯光幕能在竖直平面上检测靠近轿门的位置是否有物体阻挡,第一电梯光幕与第二电梯光幕能组成一张检测网,提高检测范围,减小感应盲区,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层门的顶部居中设有与控制柜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细绳或杆等小物体被轿门夹住时,轿厢会被曳引系统拉动向上移动,轿厢上移过程中会碰到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柜,控制柜能控制曳引系统停止,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设在轿厢主体内壁上含盖板的罩体和设在轿厢主体内壁上位于罩体内的紧急启停按钮;
所述紧急启停按钮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梯发生夹人事故时,可打开罩体,按压紧急启停按钮将电梯紧急停止运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体和紧急启停按钮与轿厢主体底面的距离大于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6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