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机工程设备用智能化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6568.X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公允;朱兆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公允;朱兆晨 |
主分类号: | F02C7/12 | 分类号: | F02C7/12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地址: |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机 工程 备用 智能化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机工程设备用智能化降温装置,包括降温台、降温箱和蒸发池,蒸发池的前后端均连接有水管,水管上设置有水泵,蒸发池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定位槽,蒸发池的顶部前后端均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放置有轮机,蒸发池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处通孔,蒸发池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降温台,降温台的顶部固定有降温箱,降温箱的内部由冷凝器、扇叶、联轴器、减速器和步进电机组成,降温箱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隔网,降温箱的左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降温台上,降温台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单片机和供电箱,本实用新型运用水蒸发吸热原理以及增加空气流动原理进行双重降温,其降温速度快,可自动智能降温,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机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机工程设备用智能化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主要应用于轮机工程中。轮机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当轮机温度到达一定高度时,需要对轮机降温才能继续工作,但是目前轮机大多采用增加空气流动的方式来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差,智能化程度较低,能源消耗较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轮机工程设备用智能化降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轮机大多采用增加空气流动的方式来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差,智能化程度较低,能源消耗较高等缺点,而提出一种轮机工程设备用智能化降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降温台、降温箱和蒸发池,所述蒸发池的前后端均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蒸发池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蒸发池的顶部前后端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放置有轮机,所述蒸发池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处通孔,所述蒸发池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降温台,所述降温台的顶部右端固定有降温箱,所述降温箱的内部由冷凝器、扇叶、联轴器、减速器和步进电机组成,所述降温箱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隔网,所述降温箱的左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降温台上,所述降温台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单片机和供电箱。
优选的,所述两处降温台关于蒸发池相对称,两处降温台的结构组成相同,蒸发池与两处降温台之间为焊接固定,降温箱通过螺栓与降温台相固定,两处降温台通过增加冷空气的流动对轮机的两侧进行智能降温,蒸发池通过水流动进行热量交换以及水蒸发吸热对轮机的底部进行降温。
优选的,所述水管通过法兰与蒸发池相固定,每处水管上均有一处水泵,水泵一方面用于控制水循环流动,热量交换带走轮机底部的热量,另一方面用于控制水的流量,保证水不会从通孔上溢出,水通过通孔蒸发吸收轮机底部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共设置有两处,两处固定架与蒸发池之间为焊接固定,轮机是通过固定架和定位槽限位固定的,定位槽用于轮机整体底部的两点定位,固定架用于轮机两端的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降温台的内部组成结构中,与控制电路板为控制信号中心,单片机、步进电机、冷凝器和供电箱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及信号传递至其他电器元件,单片机内寄存了温度控制程序,步进电机为扇叶的动力来源,冷凝器用于降温制冷,供电箱为内部的电器元件供电。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位于减速器内,减速器通过联轴器与扇叶相连接,减速器可以扩大步进电机转轴的扭矩,减轻步进电机的负担,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扇叶,增加了风力,扇叶吹风至冷凝器增加冷空气的流动,从而进行降温。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轮机两侧周围的温度,单片机内寄存了温度判别程序,当检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差值较大时,单片机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板,然后控制步进电机以较大的功率运行;当检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差值较小时,单片机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板,然后控制步进电机以较小的功率运行;当检测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差值较大时,单片机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板,然后控制步进电机和冷凝器暂停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公允;朱兆晨,未经李公允;朱兆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6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电梯
- 下一篇:一种雪橇底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