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管类零件内孔螺旋槽加工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6639.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5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鑫;罗宏松;王耀武;黑玉龙;冯彩霞;李大光;李娟;刘德胜;商咏梅;韩微;关鹏;方玉云;陈建新;丛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7 | 代理人: | 果浯溪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管类 零件 螺旋 加工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管类零件内孔螺旋槽加工刀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上端为刀头,下端为刀座,所述刀头前端为前刀面,上端为上刀面,左右两侧为侧刀面,上刀面与前刀面形成所述刀刃,所述上刀面中心处开设有上流屑口,上流屑口为弧形槽状,上流屑口的轴向与刀头前后方向垂直,左侧侧刀面开设有侧流屑口,侧流屑口为弧形槽状,侧流屑口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刀刃与刀具前端面形成刃倾角,所述上刀面单侧边与中心形成侧偏角,所述上刀面与水平方向形成后角,所述侧刀面与竖直方向形成侧隙角,所述前刀面与竖直方向形成前角,所述刀座为T型;本实用新型加工精度高,刀头精巧,满足切屑的条件下,避免了多余的摩擦,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管类零件内孔螺旋槽加工刀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长筒类零件,需加工螺旋槽,由于螺旋槽的加工属于精加工,粗糙度值的要求较低,还要考虑到减少刀刃与线侧壁间的摩擦,便于润滑及冷却,还要防止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与阳线侧壁发生干涉,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切屑流屑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长管类零件内孔螺旋槽加工刀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管类零件内孔螺旋槽加工刀具,上端为刀头,下端为刀座,所述刀头为由前到后、由上至下宽度变窄的形状,所述刀头前端为前刀面,上端为上刀面,左右两侧为侧刀面,上刀面与前刀面形成所述刀刃,所述上刀面中心处开设有上流屑口,上流屑口为弧形槽状,上流屑口的轴向与刀头前后方向垂直,左侧侧刀面开设有侧流屑口,侧流屑口为弧形槽状,侧流屑口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刀刃与刀具前端面形成刃倾角,所述上刀面单侧边与上刀面中心形成侧偏角,所述上刀面与刀具水平方向形成后角,所述侧刀面与刀具竖直方向形成侧隙角,所述前刀面与刀具竖直方向形成前角,所述刀座为T型。
前角—由于螺旋槽的加工属于精加工,粗糙度值的要求较低,前角易取大些,常用角度为12~22°。
后角,由于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后角一般也取得较大些,角度为8~9°。
侧隙角作用是减小刀刃与线侧壁间的摩擦,角度为3°。
侧偏角是防止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与阳线侧壁发生干涉,侧偏角为6.7°。
刃倾角是控制切屑的流向,与侧偏角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精度高,刀头精巧,在满足切屑的条件下,避免了多余的摩擦,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头的主视图。
图3为刀头的俯视图。
图4为刀头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
1、刀头,2、刀座,3、上流屑口,4、侧流屑口,A、侧偏角,B、刃倾角,C、侧隙角,D、后角,E、前角,5、刀刃,6、上刀面,7、前刀面,8、侧刀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6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型干湿联合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游船用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