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7518.3 | 申请日: | 202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紫琪;刘影;李飞丽;杨光静;徐宏建;杨志祥;孟令占;杨婵娟;蒋昕;杨治艺;吴再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加压 弹力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属于医用设备领域。该绷带包括:贴肤层、加压层、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本申请可以使得当患者使用该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时,可以通过由采用柔软亲肤材料制成的贴肤层,将敷料贴在患者的创口处,以使得贴合舒适,另外通过设置加压层,以通过加压层上设置的加压柱对该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进行加压,以使得贴肤层贴合的更紧,防止漏气,进而可以避免胸腔感染;另外,本申请通过限定每个所述加压柱的高度为2厘米,可以使得充气的压力更加合适,降低加压时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
背景技术
目前,胸部手术、胸腔积液以及胸腔穿刺术后常常需要留置胸腔引流管以帮助排液排气。在拔除引流管时需要嘱咐病人憋气配合,将引流管完全拔出后再盖上多层材料以封闭创口。部分胸部手术后病人肺功能不佳,或者老人及小孩配合困难,憋气时间难以维持到拔管封口操作结束,所以临床上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发生气胸的事件时有发生,或胸腔积液病人由于胸腔压力大,拔除管道后出现渗液情况。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漏气或渗液高风险的胸部创口一般采用凡士林层、纱布、敷贴等多层材料加压覆盖。然而,采用凡士林层、纱布、敷贴等多层材料加压覆盖,很容易出现外界气体进入胸腔,进而导致气胸,创口渗液患者甚至胸腔感染。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加压弹力绷带,其包括贴肤层、加压层、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所述贴肤层的中心区域内设有敷料,所述贴肤层采用柔软亲肤材料制成;
所述加压层设于所述贴肤层上,所述加压层上设有至少两个加压柱,所述中心区域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加压柱之间,每个所述加压柱的高度为2厘米;
每个所述加压柱包括本体、加压孔和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于密封所述加压孔;所述加压孔与所述本体连通,所述本体为容腔结构;
所述密封塞为软质硅胶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加压层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加压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配合,以将所述加压层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压柱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加压柱间隔相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加压层上;
所述中心区域位于4个所述加压柱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加压柱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件为魔术贴的母贴;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所述魔术贴的公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贴肤层为长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压层与所述贴肤层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压层与所述贴肤层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相邻两个所述加压柱间隔4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个所述本体所能够容纳的气体为2立方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中心区域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压层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体,所述至少一个容纳腔体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加压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7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氨酯防潮底漆加工用批量灌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儿童的传染病防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