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升降轨数据的水准InSAR一体化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8159.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5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廷云;李振河;杨魁;徐骏千;李时博;邢恩文;孙铁;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水务局;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升降 数据 水准 insar 一体化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升降轨数据的水准InSAR一体化测量装置,包括:升降轨角反射器,所述升降轨角反射器包括:拼接的两组反射器和支撑杆;基座,所述基座部分埋设于土壤中,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固定通道;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锁扣件,相应的,所述固定通道设有与所述锁扣件相对应的锁定件,以通过所述锁扣件和锁定件的配合使得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固定通道中。适用升降轨卫星同时观测的需要,可以有效固定升降轨角反射器,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升降轨角反射器产生的迎风面过大,容易产生晃动和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升降轨数据的水准InSAR一体化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能够产生数字地面高程模型,测量冰川流速,监测地震、火山活动、地面沉降、滑坡和采矿塌陷等引起的微形变,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InSAR技术成为对地观测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目前,支持InSAR技术应用的卫星任务逐渐增多,卫星上搭载的SAR传感器的工作模式从最早的单一观测角度变为支持多种观测角度,为多角度InSAR测量提供了条件。多角度InSAR测量能够提供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不同矢量方向上的高程及微形变信息,为滑坡、采矿塌陷等地质灾害的三维形变监测提供了可能,是InSAR技术领域的新进展,也是地质灾害监测的新手段。
SAR图像所记录的地物反射信号主要取决于地物的介电特性和几何特性,这里的几何特性包括地面目标的表面粗糙度和其结构的几何形状。角反射器是一种能使雷达波束最大程度逆向反射回SAR传感器的人工装置。即使在数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只要角反射器的安全得以保障,其仍能保持大而稳定的雷达截面和离散程度变化很小的相位,因此角反射器被视为InSAR技术中的优质相干目标,为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及地表形变测量创造了条件。此外,在卫星重复观测过程中,对多个角反射器的相对高度进行人工调整,还有助于分析InSAR测量中的噪声影响,进一步提高InSAR观测的精度。
目前主要应用的角反射器是以三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铝板构成的三角锥为主体的,可称之为三角锥形角反射器。这种角反射器对入射雷达波的指向性要求较为严格。因此,为辅助实施针对某一星载SAR 传感器的高精度InSAR测量,不但需要调节三角锥形角反射器的方位角,还要调节它的仰角。
常用的三角锥形角反射器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以下两种主要需求。第一,三角锥形角反射器对方位角的指向性要求使其不能很好得适应升/降轨观测的需要。例如,当调整三角锥形角反射器的方位角使其适应升轨观测时,角反射器一般近于开口向西;反之,降轨观测一般要求角反射器近于开口向东。不能同时满足对地面同一位置进行InSAR升、降轨观测的需要。同时由于三角锥形角反射器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受风面积较大。在野外布置时,由于受风力影响,极其容易产生倾斜,影响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升降轨数据的水准 InSAR一体化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环境影响导致的InSAR测量精度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升降轨数据的水准InSAR一体化测量装置,包括:
升降轨角反射器,所述升降轨角反射器包括:拼接的两组反射器和支撑杆;
基座,所述基座部分埋设于土壤中,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固定通道;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锁扣件,相应的,所述固定通道设有与所述锁扣件相对应的锁定件,以通过所述锁扣件和锁定件的配合使得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固定通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件包括:延伸段和固定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延伸段之间成一定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水务局;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水务局;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8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