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8302.9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邓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美之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13/02 | 分类号: | A47B13/02;A47B13/08;A47B9/00;F24D13/02;F24D13/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51601 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感应 装置 电暖桌 | ||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包括:至少四根空心立柱;底座;发热组件,其悬空设置于底座上方的相对应的空心立柱外侧壁;还包括感应装置,其用于感应位于电暖桌周围的人体,以使启动或者关闭发热组件工作,感应装置包括线路板和至少一个感应探头,线路板固定于底座的腔内,感应探头的感应端嵌合在位于底座顶平面上方的空心立柱外侧壁,感应探头的输线端电连接于线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感应装置,当有人靠近时,该电暖桌能够利用感应探头自动开启取暖功能,当人离开时就会自动关闭,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手动触摸按压开启键、关闭键,具有自动化控制强的特点,从而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风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暖桌已经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了温暖。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电暖桌,其包括:至少四根空心立柱,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四根空心立柱围合成底平面为四边形;底座,其四角设置于相对应的空心立柱外侧壁;发热组件,其悬空设置于底座上方的相对应的空心立柱外侧壁。其存在的问题是:用户在使用前述的电暖桌过程中,是通过手动触摸按压开启键、关闭键的结构,以控制电暖桌的开启、关闭功能,此种结构自动化控制较低,致使操作不便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能够提升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包括:
至少四根空心立柱,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四根空心立柱围合的底平面为四边形;
底座,其四角设置于相对应的空心立柱外侧壁;
发热组件,其悬空设置于底座上方的相对应的空心立柱外侧壁;
还包括感应装置,其用于感应位于电暖桌周围的人体,以使启动或者关闭发热组件工作,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线路板和至少一个感应探头,所述线路板固定于底座的腔内,所述感应探头的感应端嵌合在位于底座顶平面上方的空心立柱外侧壁,感应探头的输线端电连接于线路板。
所述的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感应探头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感应探头为四个时,四个所述感应探头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空心立柱外侧壁,其中沿底座顶平面长度方向的对角线的两个所述感应探头相对设置。
所述的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数个装饰件和顶台板,所述装饰件嵌入于其中一个所述空心立柱和所述顶台板下表面的连接处之间。
所述的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折弯支架、第二折弯支架、顶板架、植绒防护网以及至少两条发热管,其中所述第一折弯支架两端和所述第二折弯支架两端均分别贯通的固定于沿前后方向布设的两个所述空心立柱,所述顶板架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折弯支架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折弯支架上表面;
所述植绒防护网固定于所述顶板架下表面,所述发热管内置于所述植绒防护网的防护腔内且该发热管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所述的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数个底框连接件,每个所述底框连接件嵌入于其中一个所述空心立柱和所述底座的转角部的连接处之间。
所述的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紧贴于所述顶台板的顶平面。
所述的设置感应装置的电暖桌,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暖风装置,所述暖风装置的机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暖风装置的暖风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美之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美之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8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