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径柱体校正装置、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校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8642.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峰;赵胜国;郭小亮;逯鹏;解锦婷;王怀明;安志才;裴立勤;赵辉;任禹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吉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体 校正 装置 海上 风机 桩基础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径柱体校正装置、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校正系统。一种变径柱体校正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具有驱动端,驱动端适于朝向待校正件运动;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端上的支撑臂;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臂上;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臂上;且以驱动端为中心,至少两个第一支撑结构和/或第二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臂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中的变径柱体校正装置可有效解决如何在海上风机单桩基础在沉桩过程中直段变锥段或锥段变直段的瞬间保证单桩安装垂直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径柱体校正装置、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风机单桩基础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基础形式,其是由一根打入泥下的钢管桩作为上部风机及塔筒的安装基础,考虑上部塔筒尺寸要求及经济性等因素,单桩基础多为上细下粗中间含有锥段的钢管桩,其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要求较高。
如图1所示,目前多采用抱桩架1将单桩2扶正并打入到指定深度。抱桩架上安装有千斤顶,千斤顶端部有滚轮3,滚轮3顶在单桩2外表面,夹持住单桩2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
但是,现有抱桩架1上用于夹持单桩2的伸缩液压缸端部滚轮3多为单滚轮形式。单滚轮形式在单桩沉桩过程中直段变锥段或锥段变直段的瞬间,有可能因为液压缸4行程突变导致推力不够的风险,致使单桩垂直度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如何在海上风机单桩基础在沉桩过程中直段变锥段或锥段变直段的瞬间保证单桩安装垂直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变径柱体校正装置、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校正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径柱体校正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具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适于朝向待校正件运动;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端上的支撑臂;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且以所述驱动端为中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 或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中的变径柱体校正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被构造为滚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液压缸体;液压缸轴,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变径柱体校正装置还包括:母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液压缸轴的轴端处,与所述液压缸轴共同构成所述驱动端;其中所述支撑臂铰接在所述母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母头为“U”型接头,部分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母头的“U”型槽内且以销轴铰接在所述母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母头上的第一支撑臂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两端部位置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校正系统,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径柱体校正装置;单桩,第一支撑结构和/或第二支撑结构适于抵接在所述单桩的外周面;以及抱桩架,所述变径柱体校正装置设置在所述抱桩架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变径柱体校正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具有驱动端,驱动端适于朝向待校正件运动;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端上的支撑臂;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臂上;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臂上;且以驱动端为中心,至少两个第一支撑结构和/或第二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臂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8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自动进料装置
- 下一篇:计算模块适配设备及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