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9018.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4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效敏;杨裕生;王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牛千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09;H01M10/12;H01M50/502;H01M50/514;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永亮 |
地址: | 255130 山东省淄博市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和极群,壳体包括电池槽,电池槽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腔室,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由电池槽隔断隔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腔室贯通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有电池槽封口,极群位于腔室内,极群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板,正极板和负极板均具有极耳,不同腔室内的极群之间串联连接,直接串联的两个腔室内的极群,它们位于壳体的同一端的极耳的极性相反,串联连接极群的串联汇流排置于电池槽封口外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为硫酸溶液的二次电池。在正负极之间设置有隔板,用于防止正、负极短路以及储存电解液。铅酸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海绵铅;完全放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铅酸电池包括一个或并列设置的多个极群。每个极群包括多个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不同极群之间串联连接。在现有的铅酸电池中,不同极群的正极板的极耳和负极板的极耳均朝铅酸电池的同一侧引出。由于极耳到极板底部电位差的影响,靠近极耳部位的活性材料的利用率更高,远离极耳部位的活性材料因充放电过程中多一份板栅上半部的物理电阻,充放电反应阻力增加,活性材料利用率就较低。由此造成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极靠近极耳一侧的部位正极活性物质容易出现泥化、脱落现象,远离极耳一侧的部位的负极活性物质容易出现硫酸盐化现象。因此,极板的极耳位置的偏向整个极群的一端,导致电池的活性材料利用率不均,电池寿命缩短,极群高度越高的电池,该结构导致的问题越严重。
此外,铅的电阻率是铜的13倍,铝的7倍多,且铅的密度大,相同的质量,铅的导电能力只有铜的6.4%,铝的3.1%。因此将铅酸电池结构中仅作导体功能的汇流排材质由铅替换为高导电能力的材质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比能量和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括壳体和极群,所述壳体包括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腔室,相邻两个所述腔室之间由电池槽隔断隔开,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腔室贯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有电池槽封口,所述极群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极群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位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具有极耳,不同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极群之间串联连接,直接串联的两个腔室内的所述极群位于所述壳体同一端的极耳的极性相反,串联连接所述极群的串联汇流排置于电池槽封口外侧。
可选地,所述极耳包括与所述正极板连接的正极极耳以及与所述负极板连接的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分别位于所述极群的相对的两端,所述极群装入所述电池槽中后,同一极群的正极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端,负极极耳位于所述第二端;或者同一极群的正极极耳位于所述第二端,负极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端。
可选地,不同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极群按照所述腔室的排列顺序从所述电池槽的一端装入电池槽内,直接串联连接的两个极群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两个方向极耳极性相反。
可选地,在位于所述电池槽的一端的内壁垂直于所述正极板或者所述负极板的板面方向上设有极板定位条。
可选地,所述串联汇流排包括导电排和形成在所述导电排上的鼻槽,所述极耳插入所述鼻槽内,通过所述鼻槽延伸管与导电排之间形成挤压接触;或极耳与鼻槽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中至少一个具有的极耳是一个或多个,串联连接两个极群的所述串联汇流排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连接两个极群的多个串联汇流排并列设置;所述串联汇流排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卡入电池槽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牛千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牛千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9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