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雾器支撑梁、除雾器系统及烟气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9124.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怀鹏;吴冲;王凯亮;汪洋;赵冰;杨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06;B01D45/08;B01D45/12;B01D50/00;B01D53/4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康艳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系统 烟气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雾器支撑梁、除雾器系统及烟气排放装置,支撑梁包括梁本体和第一支撑板。其中,梁本体包括两个侧部支撑结构、连接在侧部支撑结构顶端的顶板,顶板适于承载除雾器模块;第一支撑板设置在两个侧部支撑结构之间,且第一支撑板与侧部支撑结构的连接位置位于侧部支撑结构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第一支撑板的设置可防止梁本体边部扭转;同时第一支撑板支撑在梁本体内,在支撑梁跨度较大时,可在不增加梁截面甚至减少梁截面的情况下即可有效提高除雾器支撑梁整体的强度和刚度;并且梁截面尺寸小,支撑梁在脱硫塔顶部占据的空间减小、除雾通道的传质面积增大、烟气在除雾器和脱硫塔系统的流通阻力减小,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雾器支撑梁、除雾器系统及烟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除雾器用于分离经脱硫塔洗涤过的烟气中的残留液滴及/或颗粒物。除雾器包括多个除雾器模块和支撑梁。多根支撑梁沿脱硫塔的弦向平行布置在脱硫塔内,单个除雾器模块的两端搭接于支撑梁上。
烟气通过除雾器的弯曲通道,在惯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分离出来:烟气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除雾器,烟气被快速、连续改变运动方向,因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烟气内的雾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雾滴汇集形成水流,因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浆液池内,实现了气液分离,使得流经除雾器的烟气达到除雾要求后排出。
目前火电厂新建机组中,因为脱硫塔采用圆形布置,中间通过脱硫塔圆心附近的支撑梁长度很长,即支撑梁的跨度大,支撑梁跨度大其中部容易下垂,强度和刚度均不足以稳定支撑除雾器模块。支撑梁的梁截面形状一般呈矩形,现有支撑梁一般通过增大梁截面的截面积增大梁的刚度和强度,支撑梁截面积增大其在脱硫塔顶部占据的空间增大、所需在支撑梁上涂设的防腐材料增多,将减小除雾通道的传质面积、增加烟气在除雾器和脱硫塔系统的流通阻力,导致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除雾器的长支撑梁截面积较大时会减小传质面积、增加除雾器和系统的阻力,导致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下降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雾器支撑梁,包括
梁本体,其包括至少两个侧部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侧部支撑结构顶端的顶板,所述顶板适于承载除雾器模块;
第一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顶板平行。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顶端与底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顶板的距离为d1,1/5H≤d1≤1/4H。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结构之间。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梁本体还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结构底端的底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底板的距离为d2,1/5H≤d2≤1/4H。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侧部支撑结构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顶板的厚度,且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雾器系统,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雾器支撑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排放装置,包括上述的除雾器系统和脱硫塔,所述除雾器支撑梁设于所述脱硫塔顶部的内壁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9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热回收器
- 下一篇:基于调压控制的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接收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