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雾器支撑梁、除雾器系统及烟气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9187.7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怀鹏;吴冲;王凯亮;汪洋;赵冰;杨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06;B01D45/08;B01D45/12;B01D50/00;B01D53/4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康艳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系统 烟气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雾器支撑梁、除雾器系统及烟气排放装置,支撑梁包括梁本体、支撑板和固定组件。支撑板的设置可防止梁本体边部扭转。在支撑梁跨度较大时,可在不增加梁截面甚至减少梁截面的情况下即可有效提高除雾器支撑梁整体的强度和刚度;支撑梁在脱硫塔顶部占据的空间减小、除雾通道的传质面积增大、烟气在除雾器和脱硫塔系统的流通阻力减小,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提高。除雾器模块的端部安装卡接在安装区间内,固定板的横板对除雾器模块进行竖向限位、竖直板对除雾器模块进行横向限位,防止除雾器模块上下或者左右移动,除雾器模块能够保持在既定区域内有效运行,进一步提高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雾器支撑梁、除雾器系统及烟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除雾器用于分离经脱硫塔洗涤过的烟气中的残留液滴及/或颗粒物。除雾器包括多个除雾器模块和支撑梁。多根支撑梁沿脱硫塔的弦向平行布置在脱硫塔内,单个除雾器模块的两端搭接于相邻的支撑梁上。
烟气通过除雾器的弯曲通道,在惯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分离出来:烟气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除雾器,烟气被快速、连续改变运动方向,因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烟气内的雾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雾滴汇集形成水流,因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浆液池内,实现了气液分离,使得流经除雾器的烟气达到除雾要求后排出。
目前火电厂新建机组中,因为脱硫塔采用圆形布置,中间通过脱硫塔圆心附近的支撑梁长度很长,即支撑梁的跨度大,支撑梁跨度大其中部容易下垂,强度和刚度均不足以稳定支撑除雾器模块。支撑梁的梁截面形状一般呈矩形,现有支撑梁一般通过增大梁截面的截面积增大梁的刚度和强度,支撑梁截面积增大其在脱硫塔顶部占据的空间增大、所需在支撑梁上涂设的防腐材料增多,将减小除雾通道的传质面积、增加烟气在除雾器和脱硫塔系统的流通阻力,导致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下降。
并且现有的除雾器模块一般通过角钢压紧在支撑梁上,长时间使用后角钢断裂或移位将导致除雾器模块压紧固定失效,导致除雾器模块移位甚至坍塌,除雾器模块无法在既定区域内有效运行,进一步导致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除雾器支撑梁截面积较大以及除雾器模块无法稳定固定在支撑梁上导致除雾器除尘和/或除雾效率下降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雾器支撑梁,包括
梁本体,其包括至少两个侧部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侧部支撑结构顶端的顶板,所述顶板适于承载除雾器模块;
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结构之间,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固定组件,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竖直板和横板,所述竖直板设于所述顶板顶面,所述横板设于所述竖直板顶部并与所述顶板平行,所述竖直板、所述横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安装区间,所述安装区间适于安装除雾器模块。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固定板的纵截面呈T形。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穿设所述横板并向下延伸至所述除雾器模块内以固定所述除雾器模块。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于所述横板底部,所述垫板适于抵接在除雾器模块顶部。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平行。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侧部支撑结构的顶端与底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的距离为d,1/5H≤d≤1/4H。
可选地,上述的除雾器支撑梁,所述梁本体还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结构底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9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配料槽
- 下一篇:一种碾压式豆科牧草种子破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