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旧建筑加装电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1106.7 | 申请日: | 202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7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惠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电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旧建筑加装电梯结构,包括既有建筑以及与既有建筑固定连接的加层建筑;所述加层建筑内设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的一部分设于加层建筑内部,另一部分设于既有建筑的内部;所述加层建筑包括顶部加层、位于既有建筑一侧的主立墙以及位于既有建筑另一侧的副立墙。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层建筑的结构强度可以补偿在进行施工时对既有建筑结构破坏造成的不良影响、消除一部分既有建筑因使用时间较长造成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加层建筑成为了既有建筑的最外层,加强了既有建筑的防水和保温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老旧建筑加装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八九十年代的住宅多为六层无电梯住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老龄人口,对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解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下楼之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时既有建筑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授权公告号为CN205382720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及加层改进结构,包括原有建筑、加层部分和电梯部分,所述加层部分和电梯部分作为单独的结构部分与原有建筑分离,原有建筑周边加设若干结构柱梁,用于承受加层部分和电梯部分。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加装电梯时,会对原有建筑的一些墙壁进行破坏,用于对接电梯。原有建筑本来就是一些老旧建筑,破坏原有建筑的一些墙壁就会对原有建筑的结构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加层和电梯部分作为单独的结构部分与原有建筑分离,建筑加层不会对这种破坏进行补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以补偿原有建筑结构强度的老旧建筑加装电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老旧建筑加装电梯结构,包括既有建筑以及与既有建筑固定连接的加层建筑;
所述加层建筑内设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设置于加层建筑内部,其一侧固定连接于既有建筑上;
所述加层建筑包括顶部加层、位于既有建筑一侧的主立墙以及位于既有建筑另一侧的副立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层建筑与既有建筑通过结构柱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加层建筑的结构强度可以补偿在进行施工时对既有建筑结构破坏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部加层设置在既有建筑的顶部,连接在主立墙和副立墙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既有建筑的顶部设置顶部加层,方便后续技术人员对电梯进行保养维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部加层包括一个改造房顶和两个侧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部加层设置成封闭的房间,将电梯保护起来,防止外界的雨雪大风天气对电梯造成故障,也加强了既有建筑的房顶防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立墙的内部均布有三根结构柱,所述主立墙内部均布有三列结构柱,每列所述结构柱有两根,分别位于主立墙的内部两侧,所述结构柱为H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立墙和副立墙内设置多个H钢,加强了整个加层建筑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加装电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既有建筑的墙体内均匀埋设有预制件,与所述既有建筑接触的结构柱的一面用螺栓固定在预制件上,另一面镶嵌在主立墙和副立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层建筑与既有建筑结合成一个整体,用加层建筑的结构强度补偿施工破坏既有建筑结构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1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泵适配器密封圈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供料的料卷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