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不聚集沉淀的缺氧反应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2347.3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6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翰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聚集 沉淀 缺氧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不聚集沉淀的缺氧反应池,解决现有技术污水中污泥易在缺氧反应池底部沉淀聚集发硬导致缺氧反应池储水量降低及处理效果削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缺氧反应池本体,设于缺氧反应池本体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于缺氧反应池本体内的导流斜板;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缺氧反应池本体上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的驱动轴相联结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叶,导流斜板环绕搅拌轴一圈分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保证污水在缺氧反应池中一直流动而不会在缺氧反应池底部沉淀聚集发硬,从而保证缺氧反应池的储水量和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不聚集沉淀的缺氧反应池。
背景技术
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缺氧池多数作为第一个箱体储水,由于污水中带有污泥,污水进入第一个箱体后,由于污水中携带污泥量较大,污泥密度也大,污水中污泥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会大部分沉淀至缺氧反应池底部,从而无法跟随污水流一起进入下一个箱体,长时间积累,缺氧反应池底部沉积的污泥会发硬,使得排泥管无法排出污泥。缺氧反应池底部污泥沉积增多,会减少缺氧反应池的储水量,同时还会大大削弱处理效果。
因此,设计一种污泥不聚集沉淀的缺氧反应池,在缺氧反应池中加装搅拌机构以加速污水流速,以降低污泥沉底聚集发硬速度,同时在缺氧反应池中加装斜板结构,使污泥向缺氧反应池中间聚集,方便缺氧反应池中污泥随污水流进入排污管外排,从而保证污水中污泥不会在缺氧反应池底部沉淀聚集发硬,进而保证缺氧反应池的储水量和处理效果,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不聚集沉淀的缺氧反应池,解决现有技术污水中污泥易在缺氧反应池底部沉淀聚集发硬导致缺氧反应池储水量降低及处理效果削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不聚集沉淀的缺氧反应池,包括缺氧反应池本体,设于缺氧反应池本体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于缺氧反应池本体内的导流斜板;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缺氧反应池本体上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的驱动轴相联结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叶,导流斜板环绕搅拌轴一圈分布。
进一步地,缺氧反应池本体底部设有搅拌轴承座,搅拌轴与搅拌轴承座联结。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缺氧反应池本体内的曝气管道。
进一步地,曝气管道均匀分布于导流斜板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导流斜板与水平面呈一个30-60°夹角。
进一步地,搅拌轴竖直分布于缺氧反应池本体内中央。
进一步地,搅拌桨叶包括桨叶本体,桨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至搅拌轴上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桨叶本体上开设有桨叶孔。
进一步地,导流斜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在缺氧反应池中加装搅拌机构以加速污水流速,以降低污泥沉底聚集发硬速度;同时,在缺氧反应池中加装导流斜板结构,使污泥向缺氧反应池中间聚集,方便缺氧反应池中污泥随污水流进入排污管外排;并且,在导流斜板上表面均布曝气管,使得缺氧反应池内污水能充分反应、以及缺氧反应池底部水流一直产生流动,以阻止污泥发生沉淀聚集,从而保证污水中污泥不会在缺氧反应池底部沉淀聚集发硬,进而保证缺氧反应池的储水量和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翰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翰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2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