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阴极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3917.0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柴相琦;赵杰;柴扬;潘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蓝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1 | 分类号: | B03C3/41;B03C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阴极 | ||
一种新型阴极线,所述导电杆设为圆柱体结构,导电杆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一螺柱;所述芒刺线设为柔性导电材质,芒刺线匀设有多个芒刺,多个芒刺均与芒刺线对应垂直,芒刺线对应螺旋缠绕在导电杆的杆壁,且芒刺线的两端分别与导电杆的对应端固定连接,且本阴极线能够确保湿式电除尘器内电场的稳定运行,并且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式电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阴极线。
背景技术
公知的,湿式电除尘器是一种广泛用于燃煤电厂、钢铁厂、锅炉、垃圾焚烧、建材生产等行业的除尘装置,能够对这些行业内排出的烟气进行深度净化,从而有效治理PM2.5颗粒物、SO3酸雾、石膏雨、气溶胶、重金属汞、二噁英等物质的排放,进而能够减小烟囱的尾羽,解决石膏雨、大白烟等问题,并且让粉尘的排放达标,最终达到超洁净、超低排放的目的;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与干式电除尘器基本相同,都是要经历荷电、收集和清灰三个阶段,其中荷电阶段是需要通过将阳极管接地、阴极线通电,然后由阳极管内的阴极线放出电荷,从而让粉尘荷电,并且湿式电除尘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卧式电除尘器的优点是按照不同除尘效率的要求,可任意增加电场长度和电场数,能分段供电,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立式电除尘器的优点是不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简化了酸液收集、存储、工艺系统,优化了清洗水的喷雾冲洗,清洗水还能直接作为补给水被之后的脱硫系统所利用,因此立式状态的湿式电除尘器使用较为广泛;
传统立式状态湿式电除尘器的阴极线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将冲压成型的芒刺线直接拧成麻花状,然后将芒刺线的顶端与阳极管顶面对应固定连接,芒刺线的底端对应悬挂有重锤,从而让芒刺线能够保持涨紧状态,但是由于芒刺线为柔性状态,因此一方面芒刺线在拧成麻花状后,芒刺线上的芒刺在空间上的分布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使得芒刺线的放电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当使用较长时间之后,芒刺线会逐渐被拉长,从而使得芒刺线上的多个芒刺之间的间距增大,同样会降低芒刺线的放电效果;另一种是在固定杆的杆壁均匀焊接多个芒刺,然后将固定杆安装在阳极管中,但是由于阴极线需要长时间的放电,所以会出现芒刺掉落的情况,从而导致阴极线的放电效果下降,进而影响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确保湿式电除尘器的电场能够稳定运行,并且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阴极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阴极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阴极线,包含导电杆和芒刺线;所述导电杆设为圆柱体结构,导电杆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一螺柱;所述芒刺线设为柔性导电材质,芒刺线的一侧面匀设有多个芒刺,芒刺线的另一侧面对应螺旋缠绕在导电杆的杆壁,且芒刺线的两端分别与导电杆的对应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芒刺线设为扁平状结构,芒刺线面积较大的两侧面设为光洁平面;
优选的,所述芒刺线的两端分别与导电杆的两端对应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芒刺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螺栓固定在导电杆端部;
优选的,所述芒刺线上相邻芒刺的间距设为15-30mm;
优选的,所述芒刺匀布在导电杆的四周杆身;
优选的,所述导电杆杆身上芒刺的覆盖率为80-90%。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阴极线,通过导电杆能够有效提高阴极线整体的刚度和垂直度,从而提高阴极线在阳极管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湿式电除尘器的电场能够稳定运行;通过将芒刺线螺旋缠绕在导电杆上,让导电杆作为芒刺线的载体,从而既能够让导电杆杆身上的芒刺满足阴极线的放电需求,还能够解决传统芒刺线的刚性较差和垂直度不足的缺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蓝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蓝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3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