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停车位自动感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4566.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魏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良建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位 自动 感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停车位自动感应系统,包括有监控终端和分布于各停车位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内置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各感应装置将感应的停车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传递至监控终端。感应装置包括有嵌入停车位地面内的外壳、覆盖于外壳的开口上的盖板、具有磁性且位于外壳内的磁体块和与磁体块对应的接触开关。盖板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和固定孔,固定孔穿套于固定在地面的螺栓上。外壳内两侧形成有台阶,台阶上设有螺纹孔。外壳内设有隔板、装配于隔板与盖板之间的套筒和若干螺丝,隔板架设于台阶上,各螺丝依次穿过连接孔、套筒和隔板的通孔再与螺纹孔螺旋至紧固。接触开关固定于隔板底面,磁体块通过拉绳绑定于隔板的下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停车位自动感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机动车拥有量逐年迅猛增长。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平均每130多人就拥有1辆私人汽车,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另据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约为5:1,停车位满足率只有20%左右,而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正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停车位的增幅。可以说激增的机动车保有量是城市“停车难”的直接原因。对于私家车用户来说,车主把车停到停车场也会出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找车难。由于停车场面积大、车位多,车辆停放密集,方向不易辨识,标志物也大都相似,因此当车主返回停车场取车时,常常忘记自己把车辆停放在哪里了。
有鉴于此,相关技术人员研发了感应车位是否已有车辆停止的感应装置,并墙漆发送至停车场的监控中心,以便于车主寻找车位。然而现有的车辆感应装置大多为固定于房梁顶上的红外感应装置,其安装较为不便,并且维修时还需要依靠梯子爬到天花板上,十分不便且具有危险性。另外,对于室外的停车位而言,上述红外感应装置则无法进行安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位自动感应系统,以克服现有的车位感应装置不便于安装且维修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停车位自动感应系统,包括有监控终端和分布于各停车位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内置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各感应装置将感应的停车信号和定位模块的位置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传递至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有嵌入停车位地面内的外壳、覆盖于外壳的开口上的盖板、具有磁性且位于外壳内的磁体块和与磁体块对应的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将触发信号经通信模块传递至监控终端;所述盖板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穿套于固定在地面的螺栓上,所述外壳内两侧形成有台阶,台阶上设有对应连接孔的螺纹孔;外壳内还设有嵌入于外壳内的隔板、装配于隔板、盖板之间的套筒和螺丝,所述隔板架设于台阶上,隔板两侧设有对应连接孔的通孔,所述螺丝依次穿过连接孔、套筒和通孔再与螺纹孔螺旋至紧固;所述接触开关固定于隔板底面,所述磁体块通过拉绳绑定于隔板的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云服务平台,所述监控终端将各停车位停车信息传递至云服务平台,车主的用户终端与云服务平台建立通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主的用户终端为内置相应软件手机或内置相应软件的车载系统。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底部嵌入有固定板,所述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用于供电的蓄电池组均固定于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良建,未经魏良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4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