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4973.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6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川;朱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47/165 | 分类号: | H05B47/165;H05B47/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控制 智能 照明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包括光强度采集模块、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和RGB灯组模块,光强度采集模块与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连接,所述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和RGB灯组模块连接,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采用ESP32芯片;该电路利用基于WIFI通信的方式可对家用照明电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APP进行无线控制。此外,该电路实现了远程开关、光源色彩调节、自适应亮度调节、定时开关灯等功能。该电路适合移动终端的远程控制和自动调节灯光的场合。测试表明,此电路性能良好,操作简单且人性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照明行业,特别是涉及到智能家庭智能照明的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照明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照明模式虽然控制方法简单有效,但开关分散无法集中管理,所以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传统照明还存在着能耗高、照明亮度不可调、不易更换维修等缺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网络化照明也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对照明设备开关、亮度、模式、色度进行远程控制、自适应控制并进行定时控制等功能,与传统照明方式相比,智能照明更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使照明系统更加安全、环保、舒适。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新的智能照明电路来替代传统照明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本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可与智能移动终端配合完成远程控制;此外,该电路可根据环境光源特点对照明系统实施自适应光强控制,实现了远程开关、光源色彩调节、自适应亮度调节等功能;各功能符合现代智能家居对照明系统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包括光强度采集模块、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和RGB灯组模块,所述光强度采集模块与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连接,所述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和RGB灯组模块连接,所述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集成主控制器的WIFI模块采用ESP32芯片;
所述光强度采集模块包括光敏电阻N1、电阻R1、电容C2、LM393芯片、电容C1、滑动变阻器R2、电阻R3、电阻R4、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分别连接光敏电阻N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ESP32芯片的引脚G35和LM393芯片的引脚3,LM393芯片的引脚4、电容C2的另一端和光敏电阻N1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LM393芯片的引脚1连接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2的一固定端连接地线,另一固定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4的一端连接LM393芯片的引脚2,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2连接电源VCC,电阻R3一端连接地线,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1连接电源VCC,LM393芯片的引脚8连接电源VCC且引脚8通过电容C1连接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RGB灯组模块包括多个RGB灯组,多个RGB灯组同时与ESP32芯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4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