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制噪音的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5321.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2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澈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9/00;F04D29/056;F04D29/3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噪音 散热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制噪音的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有定子,轴承固定环安装在壳体以及定子的中心安装孔内。转轴通过多个轴承固定安装在轴承固定环上。转子固定在转轴的一端,且转子上固定安装有扇叶,随转子转动并输出风力。另外,该散热风扇还包括设置在轴承上的轴轴承减振件或设置在轴承固定环上的固定环柔性套,用于减缓振动的传递。扇叶的叶片上设置有导流加强筋,用于增强叶片强度并对气流进行梳理和增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风扇通过设置柔性件来降低振动传递效率,提升转动稳定性,大大降低噪音。另外,扇叶叶面的导流设计能够在增强叶面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对表面气流进行梳理,进一步降低风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扇的降噪,具体为一种抑制噪音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无论是大型机械还是电脑里都能够见到散热风扇的身影,散热风扇对于设备运行来说至关重要,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对于设备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对于微型电器来说,良好的散热环境是设备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微型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都很一般,且散热风扇工作时噪音较大,振动强烈。这对于电子设备来说是有所损害的。然而高转速、低振动的散热风扇往往是通过提升设备加工的精度以及安装精度来实现的,生产成本高,且长时间使用依然会使振动越来越强烈。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生产成本低、振动小且噪音低的散热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抑制噪音的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通过设置柔性件来降低振动传递效率以及调整转轴的转动稳定性,大大降低噪音。另外,扇叶叶面的导流设计能够在增强叶面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对表面气流进行梳理,进一步降低风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抑制噪音的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包括:壳体、定子、转轴、轴承、轴承固定环、转子、扇叶和轴承减振件,其中,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定子,轴承固定环安装在壳体以及定子的中心安装孔内;所述转轴通过多个轴承固定安装在轴承固定环上;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转子上,用于随转子转动,输出风力;以及所述轴承减振件设置在所述轴承上,用于降低振动的传递以及调整转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该散热风扇包括:固定环柔性套,所述固定环柔性套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环的外圈,用于降低振动传递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减振件包括:轴承内环柔性环和轴承外环柔性环,其中,所述轴承内环柔性环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环处,用于进行减振以及调心;所述轴承外环柔性环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外环处,用于进行减振以及调心;或者所述轴承减振件包括:轴承内环柔性环其中,所述轴承内环柔性环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环处,用于进行减振以及调心;或者所述轴承减振件包括:轴承外环柔性环,其中,所述轴承外环柔性环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外环处,用于进行减振以及调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的叶片上设置有导流加强筋,用于增强叶片强度并对气流进行梳理和增压。
其中,所述导流加强筋横切面为三角形,且设置的长度方向是气流在叶片上的流动方向,导流加强筋的高度以及横截面积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外沿设置有导流加强筋,用于阻止叶片边缘内外气流的冲撞,降低风噪。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包括:永磁和转子永磁固定罩,其中,所述永磁呈环形分布,所述转子永磁固定罩包覆在所述永磁周围,且所述转轴和所述扇叶均固定在所述转子永磁固定罩上,用于带动所述扇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该散热风扇还包括:浮动弹簧和弹簧柔性垫,其中,所述浮动弹簧套在所述转轴固定所述转子永磁固定罩的一端,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转子永磁固定罩之间,用于实现转子的浮动;所述弹簧柔性垫固定在所述浮动弹簧与所述转子永磁固定罩之间,用于衰减振动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澈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澈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5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电源管理芯片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针对油气管道的余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