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智能断路器的取电结构及智能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6022.2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贾俊;曾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1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断路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断路器的取电结构及智能断路器。本实用新型的取电结构,包括:主控制线路板;第一取电组件,包括电路板、导电件及用于电连接火线的第一进线件,所述电路板可拆卸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线路板,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进线件;第二取电组件,包括导电弹性件和用于电连接零线的第二进线件,所述导电弹性件的第一端可拆卸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线路板,所述导电弹性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进线件。上述取电结构简单,且取电可靠性高。而且在智能断路器组装过程中,通过上述取电结构,可以快速组装断路器各部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断路器的取电结构及智能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能够实现持续供电,即使断电也要求断电时间尽可能的短,停电范围尽可能的小,进而要求电力系统具有比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从而产生了智能断路器。即电力系统出现一些故障时,智能断路器中的智能控制单元能够及时识别故障类型,快速切除系统中的故障部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使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除了要能正常分合相关系统额定电流外,还要在相关系统故障时能快速有选择性地可靠分断相关系统短路故障电流,且不能出现越级跳闸或拒动现象。
目前,智能断路器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单元和断路器主体单元,而智能控制单元需要从断路器主体单元中获取电量以支持其运转,因此需要在智能断路器中设置取电结构。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采用线束连接的方式以形成取电结构,从而使智能控制单元从断路器主体单元中获取电量,即分别在连接火线、零线的进线件上焊接一根软导线,并将其引出,再通过焊接方式使软导线电连接智能控制单元。
由于智能断路器的空间有限,上述线束连接方式会导致其组装过于复杂,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断路器的取电结构,该结构简单,且取电可靠性高。此外,在智能断路器的组装过程中,上述取电结构可以使智能断路器快速组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断路器,包括上述取电结构,使其安全可靠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的取电结构,所述取电结构安装在所述智能断路器中,所述取电结构包括:
主控制线路板;
第一取电组件,包括电路板、导电件及用于电连接火线的第一进线件,所述电路板可拆卸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线路板,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进线件;
第二取电组件,包括导电弹性件和用于电连接零线的第二进线件,所述导电弹性件的第一端可拆卸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线路板,所述导电弹性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进线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电结构,所述主控制线路板上安装有插座,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插头,所述主控制线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的可拆卸电连接是通过所述主控制线路板上插座与所述电路板上的插头连接实现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电结构,所述导电件包括二极管与铜片,所述二极管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二引脚与所述铜片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电结构,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二极管的第一引脚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电结构,所述第一进线件上设置有插槽,所述铜片上设置有翘片,所述翘片插入所述插槽中以使所述铜片与所述第一进线件可拆卸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威胜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6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子连接器壳体
- 下一篇:气力卸料智能控制集成供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