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6555.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鹿建春;李基莲;范冬梅;崔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口罩,该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交叉设置有横褶和竖褶,横褶和竖褶的交叉设置结构,使得罩体在撑开后,横褶和竖褶的交叉点处形成“十”字形加强筋结构,该加强筋结构使得罩体自身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在使用者佩戴后在使用者口鼻处保持撑起的状态,不塌陷、贴附使用者面部,从而在使用者口鼻处形成呼吸内腔,大大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平面口罩,传统的平面口罩结构一般包括罩体和耳带,其中,罩体上会设置褶皱以增加口罩佩戴后的覆盖面积,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中显示的是罩体上设置三道上翻横褶a的结构图,图2中显示的是罩体上设置三道下翻横褶b的结构图,图3中显示的是罩体上设置两道上翻横褶a和两道下翻横褶b,两道上翻横褶a和两道下翻横褶b对称设置,使得罩体形成“Ω”折叠方式,进一步增加口罩佩戴后覆盖面积。
但是,上述口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置横褶结构虽然能增加罩体的覆盖面积以覆盖使用者面部,但是,因为罩体自身材质性质较为柔软,佩戴后容易塌附在人脸上,导致罩体贴嘴、糊鼻,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一定支撑强度,佩戴后能在人体口鼻处形成空腔,不贴嘴糊鼻的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交叉设置有横褶和竖褶。
进一步的,所述横褶包括上翻横褶和/或下翻横褶,所述竖褶包括左翻竖褶和/或右翻竖褶。
进一步的,所述横褶包括上翻横褶和下翻横褶,所述竖褶包括左翻竖褶和右翻竖褶,所述上翻横褶位于罩体的上部,下翻横褶位于罩体的下部;所述左翻竖褶位于罩体的左侧,右翻竖褶位于罩体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翻横褶和下翻横褶互相对称,所述左翻竖褶和右翻竖褶互相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上翻横褶和下翻横褶均设置两道,所述左翻竖褶和右翻竖褶均设置一道。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鼻梁条,所述左翻竖褶和右翻竖褶分别位于鼻梁条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翻横褶和下翻横褶均设置两道,所述左翻竖褶和右翻竖褶也均设置两道。
进一步的,所述横褶的竖向折叠尺寸为0-2.5cm。
进一步的,所述竖褶的横向折叠尺寸为0-1.5cm。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还包括头带,所述罩体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侧无纺布层、熔喷布层和内侧无纺布层,所述头带与罩体的连接端位于外侧无纺布层和熔喷布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罩体上交叉设置有横褶和竖褶,横褶和竖褶的交叉设置结构,使得罩体在撑开后,横褶和竖褶的交叉点处形成“十”字形加强筋结构,该加强筋结构使得罩体自身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在使用者佩戴后在使用者口鼻处保持撑起的状态,不塌陷、贴附使用者面部,从而在使用者口鼻处形成呼吸内腔,大大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此外,罩体上设置多种翻折方向的横褶和竖褶,不同翻折方向的横褶和竖褶交叉后形成不同加强方向的“十”字形加强结构,这些加强方向不同的“十”字形加强结构交杂在一起会进一步增加罩体的褶皱程度,而罩体的褶皱程度越大,其支撑性就越好,从而进一步增加罩体的支撑强度,增加呼吸内腔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6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户专用安装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孔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