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随意进出的空列紧急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7288.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9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江;程浩原;苗丁心;肖硕;杨柱;宋巍;孙伟佳;王军;李欣;郝金玉;张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A62B3/00;F21K2/00;F21V33/00;E04F11/00;E04F11/0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意 进出 紧急 逃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具体涉及防随意进出的空列紧急逃生系统。包括立于空列双轨中间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左右两端铰接有踏板,踏板底面与立柱之间斜撑设置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由遥控装置控制;自立柱底部设置到达平台板的楼梯。立柱底部的楼梯口处设置单向门,所述单向门包括两侧的门框、门框之间的竖直转轴,所述竖直转轴上安装有限制其单向转动的棘轮机构;所述竖直转轴上排列设置档杆,其中一个所述门框上固定设置有向转轴延伸的副档杆,所述副档杆与档杆之间交错设置。种适用于空列的乘客快速撤离通道,并且该通道在日常情况下避免了被占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具体涉及防随意进出的空列紧急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空中电车即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的列车。这种列车最早出现在德国,已投入商业运行。同地铁及轻轨相比,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
由于其架设空中、占地面积少的特点,空列甚至能直接在绿化带上架设,而不改变地面的交通设计。而由于速度快、又位于高处,作为连接景点与机场的交通工具,空列将是未来的不二之选。
而由于空列架设在空中,因此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果空列未进站,那么空列上的乘客如何通过安全逃生通道快速到达地面以及这些逃生通道在日常时不被进入占用的管理成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随意进出的空列紧急逃生系统,以解决空列未进站时,紧急情况下乘客如何通过安全逃生通道快速到达地面以及这些逃生通道在日常时不被进入占用的管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防随意进出的空列紧急逃生系统,包括立于空列双轨中间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左右两端铰接有踏板,踏板底面与立柱之间斜撑设置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由遥控装置控制;自立柱底部设置到达平台板的楼梯。立柱底部的楼梯口处设置单向门,所述单向门包括两侧的门框、门框之间的竖直转轴,所述竖直转轴上安装有限制其单向转动的棘轮机构;所述竖直转轴上排列设置档杆,其中一个所述门框上固定设置有向转轴延伸的副档杆,所述副档杆与档杆之间交错设置。
平时踏板上翘状态,不影响空列的运行。当空列轨道上发生紧急情况,需要乘客快速撤离时,将空列开至立柱所在处,打开空列车门,列车员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电动液压杆的伸缩,带动踏板转动,使踏板搭在空列车门车处,乘客即可快速转移至平台板,随后通过楼梯下至地面。并且单向门的设置,可以使逃生乘客通过。日常时,由于是单向设置,民众无法从地面进入楼梯登上平台板,既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又可防止楼梯被占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板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处还通过支撑杆设置有抬杆,支撑杆与立柱连接,所述抬杆与平台板水平。当踏板搭在空列车门处时,抬杆同时对踏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安全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踏板两侧设置有护栏。在乘客通过踏板至平台板上时防止乘客坠落。
作为优选,所述护栏上贴有荧光条。荧光条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夜晚时空列驾驶员将空列车门与平台板对齐,另一方面对乘客的转移起指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楼梯自立柱底部围绕立柱旋转而上设置,既节约空间,楼梯倾斜角度又不会太大。
作为优选,所述的踏板在远离平台板的端部下表面设置橡胶垫。踏板搭在空列车门处时,橡胶垫起到缓冲作用,不会对空列造成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空列的乘客快速撤离通道,并且该通道在日常情况下避免了被占用;
本实用新型支撑强度大,安全性能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未经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7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