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废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7734.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B01D53/72;B01D53/58;B01D50/00;B01D53/3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奉贤区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等离子 光催化 废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催化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废气净化器,依次包括前置过滤器、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和后置过滤器,所述第二净化腔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净化腔的出风端通过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上安装有干燥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与光催化结合存在催化效率低以及催化剂失活的问题;通过设计第一净化腔和第二净化腔将等离子体发生器与光催化分离,在两者连接的通风管上设置有干燥器,干燥器可以除去第一净化腔的固体颗粒等,从而避免固体颗粒堵塞催化剂导致催化剂结焦,最终避免催化剂失活,提高光催化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催化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废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化工、合成革、涂装、印刷、塑胶、橡胶、化纤、制鞋、木业等行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不同行业的有机物废气的毒性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机废气处理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工作。通常有机废气处理有甲醛有机废气处理、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有机废气处理、丙酮丁酮有机废气处理、乙酸乙酯废气处理、油雾有机废气处理、糠醛有机废气处理、苯乙烯、丙烯酸有机废气处理、树脂有机废气处理、添加剂有机废气处理、漆雾有机废气处理、天那水有机废气处理等含碳氢氧等有机物的空气净化处理方式。
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
初期普遍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当吸附饱和后,活性炭脱附再生,将废气吹脱后催化燃烧,转化为无害物质,再生后的活性炭继续使用。当活性炭再生到一定次数后,吸附容量明显下降,则需要再生或更新活性炭。
活性炭是目前处理有机废气使用最多的方法,对苯类废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对烃类废气吸附性较差。主要缺点是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合于湿度大的环境。如需要对湿度较大的有机废气处理宜采用纳米微电解氧化法工艺。目前采用的吸附型活性炭在工业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为尾气吸附和有害气体吸附,大多采用的为柱状活性炭。此外一般推荐使用等离子法,因为低温等离子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在现有技术中,光催化净化技术主要是利用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吸收外界辐射的光能,使其直接转变为化学能。当能量大于TiO2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光激发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导带电子(e-),同时在价带留下空穴阶(h+)。由于半导体能带的不连续性,电子和空穴的寿命较长,它们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或通过扩散的方式运动,与吸附在半导体催化剂粒子表面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被表面晶格缺陷俘获。空穴和电子在催化剂粒子内部或表面也能直接复合,空穴能够同吸附在催化剂粒子表面的氧气或水发生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HO·),羟基自由基是一种活性很高的粒子,能够无选择的氧化多种有机物并使之矿化。
在现有技术中,将等离子体发生器与光催化配合使用的净化器类型较少,两者结合存在能耗高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721797819.0中提出了一种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废气净化设备,包括净化罐,所述净化罐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净化罐靠近进气口一端的顶部设有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将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气体吹散到净化罐内的送风装置;净化罐内靠近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还设有紫外灯组,紫外灯组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之间设有光触媒氧化钢网;光触媒氧化钢网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之间还设有第一喷淋装置,第一喷淋装置的喷淋方向朝向光触媒氧化钢网。由于等离子体的喷淋装置与紫外灯组相邻,紫外灯组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之间设有光触媒氧化钢网,使得固体颗粒堵塞催化剂导致催化剂结焦,从而出现催化剂失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7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机测功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镍氢电池正极拉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