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8421.2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彬;张荣;唐鑫;曹弌;王芮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G11/48;E04G1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71002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结构 楼盖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钢龙骨,所述槽钢龙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角钢,所述角钢的上表面搭接有模壳。该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通过设置支撑杆,能够支撑托板,通过设置卡箍,能够使支撑杆与横杆固定,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螺纹筒,能够使支撑杆与托板固定,通过设置角钢,能够放置模壳,通过设置外筒体,能够升高支撑杆的高度,从而使该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具有安装、拆卸简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
背景技术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双向密肋楼盖由于双向共同承受荷载作用,受力性能较好。
模壳是用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密肋楼板的一种工具式模板,而现有的模壳结构复杂,造成了模壳安装、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钢龙骨,所述槽钢龙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角钢,所述角钢的上表面搭接有模壳。
优选的,所述外筒体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一端向内延伸至外筒体的内壁,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截面呈外圆内方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内壁插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卡箍,所述卡箍呈半圆状,且卡箍的内径与横杆的外径相等,所述横杆的表面通过卡箍与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角钢的侧面螺纹连接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角钢的垂直板侧面并延伸至槽钢龙骨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模壳包括与角钢上表面搭接的边肋,所述边肋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和拆卸握杆,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侧肋,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通过设置支撑杆,能够支撑托板,通过设置卡箍,能够使支撑杆与横杆固定,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螺纹筒,能够使支撑杆与托板固定,通过设置角钢,能够放置模壳,从而使该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具有安装、拆卸简单的效果。
2.该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通过设置外筒体,能够升高支撑杆的高度,通过设置螺杆,能够固定支撑杆的位置,通过设置摇把,能够方便转动螺杆,从而使该应用于密肋结构楼盖建筑的模壳具有适配不同高度建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壳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体、2支撑杆、3横杆、4螺纹筒、5托板、6槽钢龙骨、7角钢、8连接筒、9摇把、10卡箍、11边肋、12壳体、13拆卸握杆、14侧肋、15顶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8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齿轮箱机械压力表安装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多功能机械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