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顶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0042.7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32B3/12;B32B33/00;B32B27/3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依次包括由EPP粒子挤压熔接一体成型的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阻尼材料层,设置于阻尼材料层上的隔音降噪层,以及设置于隔音降噪层上外层包覆面料,所述隔音降噪层由多个中空的筒柱外壁相互连接形成蜂窝结构,所述筒柱的横向截面为多个凹弧和凸弧相间形成的封闭曲线;通过特殊的结构层提高汽车顶棚的声学性和力学性,且具有质量轻的特点,有效保证乘坐的舒适性。通过阻尼材料涂层降噪吸声,起到第一步的隔音降噪作用,然后通过特殊的隔音降噪层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快速导出,最终声能被大量耗散吸收,达到进一步隔音降噪的效果,且提高了顶棚的吸能量和吸能效率,使顶棚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棚。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顶棚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性;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以往的汽车顶棚采用麻纤板经烘烤过后与针刺无纺布在模具中成型结构。这种顶棚优点是刚性好,但缺点是隔热性能差,声学性能差,不能满足车内乘客对驾乘舒适度的要求。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具有很好的隔音降噪效果,且质量轻,强度高,具有很好的声学性和力学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顶棚,具有很好的隔音降噪效果,且质量轻,强度高,具有很好的声学性和力学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顶棚,依次包括由EPP粒子挤压熔接一体成型的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阻尼材料层,设置于阻尼材料层上的隔音降噪层,以及设置于隔音降噪层上外层包覆面料,所述隔音降噪层由多个中空的筒柱外壁相互连接形成蜂窝结构,所述筒柱的横向截面为多个凹弧和凸弧相间形成的封闭曲线;
进一步,所述阻尼材料层为喷涂于基板上的水性阻尼材料涂层;
进一步,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所述凹弧和凸弧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凸弧为具有相同圆心角的弧线;
进一步,所述凸弧的弧线圆心角为150°;
进一步,所述凹弧为具有相同圆心角的弧线;
进一步,所述凹弧和凸弧均为6个;
进一步,所述筒柱的壁厚均一;
进一步,所述筒柱的壁厚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顶棚,通过特殊的结构层提高汽车顶棚的声学性和力学性,且具有质量轻的特点,有效保证乘坐的舒适性。通过阻尼材料涂层降噪吸声,起到第一步的隔音降噪作用,通过增加隔音降噪层的蜂窝筒柱的流阻和曲折系数,使得声波与蜂窝结构层相互作用,产生大量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快速导出,最终声能被大量耗散吸收,达到进一步隔音降噪的效果,且特殊的结构层提高了汽车顶棚的吸能量和吸能效率,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使汽车顶棚具有一定的耐撞击性能,使汽车顶棚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筒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筒柱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降噪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0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关闸清洁结构的渠道闸门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消防水泵接合器